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以假单胞菌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亚硝酸盐单因子诱变处理,确定最佳诱变时间和剂量并进行复合诱变以获得低毒性菌株。对诱变后的低毒性菌株PB 1101和PB 0108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2株诱变菌株在菌落形态、培养液颜色以及pH值上与出发菌株有一定差异,同时在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乐昌含笑叶挥发油GC-MS及其活性初步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乐昌含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该油含23种化合物,其含量较高的物质有:十四氢化芘(18.891%);3,6-二甲基-5-丙烯基-6-乙烯基-4,5,6,7-四氢-1-苯并呋喃(16.066%);2,5-二环戊亚基-环戊酮(9.436%);3,3-二甲基-5-叔丁基-1-茚酮(8.892%);乙酸-3a,9b-二甲基-7-羰十氢化环戊并a萘-3-酯(8.024%);1,3-二甲基-2-丁烯基-5-叔丁基苯(5.720%);β-丁香烯(4.719%);5,11(13)-桉叶二烯-8,12-内酯(4.005%);β-橄香烯(3.232%);γ-杜松烯(1.977%);β-法尼烯(1.810%);含木香内酯(1.084%)。文章还对其挥发油的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对分离自河南省新乡市毛泡桐及根际的41株放线菌进行筛选;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活性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1株放线菌中筛选出2株高活性菌株,菌株6002为淀粉酶链霉菌一个亚种(Streptomyces diastaticus subsp.diastaticus),菌株6026为浅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scens)。通过GC-MS分析从菌株6002和菌株6026发酵液乙酸乙酯相中分别鉴定出15种和14种化合物。鉴定出的成分中3-羟基-2-甲基-4-吡喃酮、3-异丁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重要化工原料。  相似文献   
4.
大蒜(Allium sativum L.)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物质。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新鲜健康的大蒜蒜瓣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一株乳白色真菌KLBMPGC013;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将该菌株菌悬液接种在健康大蒜蒜瓣上进行培养,大蒜蒜瓣未出现明显病斑,说明该菌株对大蒜无致病性影响;以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真菌检测该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该菌株能抑制2种指示真菌的生长;采用蒽酮硫酸法检测该菌株产胞外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其胞外多糖浓度为2.89 mg/mL。通过提取该菌株胞外粗多糖并检测其抑菌活性发现,该内生真菌粗多糖对大蒜白腐小核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对西瓜壳二孢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石榴籽油中石榴酸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榴酸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了时间、温度、频率、液料比等单因子对石榴酸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响应面(RSM)试验利用GC-MS作为检测手段,以石榴酸含量为响应值来优化超声提取石榴酸提取条件.确定了石榴酸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时间55 min,频率90 kHz,提取效率为72.93%.超声提取法与常规溶剂提取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提取工艺提取石榴籽油中的石榴酸,提取率优于常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