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前言在1982年以前,有关中国境内舞毒蛾天敌的专门报道较少,在散见的出版书刊中曾提到一种病毒和一些寄生天敌。1982年我们在北京市、黑龙江和吉林省的52个考察地点进行了为期8周的考查。本文主要报道考察中所采集到的有关舞毒蛾的天敌。材料与方法考察地点及详细情况见Schaefer等的文章。在考察的52个地点采集了舞毒蛾的幼虫和所见到的捕食舞毒蛾幼虫的天敌,并将舞毒蛾幼虫进行饲养,直到寄生天敌全部出来为止。舞毒蛾的幼虫饲养在90×15毫米的塑料培养皿,纸盒或塑料袋中,用蒙古栎  相似文献   
2.
新媒介环境下,大学教师不但是媒介的使用者,也是媒介传播的参与者。媒介素养水平对高校教育教学具有深刻影响,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引导主流意识,提高媒体的正能量,而且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扩展,提高专业能力。在当前高校教师媒介突出问题的情况下,通过认识和了解媒介属性、科学利用媒介、积极的社会参与行动都是提高大学教师新媒介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选择中草药连翘、鸡血藤等配伍组成“连藤”合剂,建立“连藤”合剂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连翘苷和芒柄花素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215;4.60 mm,5μm)色谱柱,柱温25 ℃,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和277 nm.结果表明,薄层鉴别的色谱分离良好,斑点清晰;连翘苷在进样量为25~1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40%(n=6);芒柄花素在进样量为12~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5.13%(n=6).该方法专属性强,且准确、快速、结果可靠,适用于“连藤”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从患烂尾病南方大口鲶的肝脏和心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DKN01,经API 20NE系统鉴定结果为阪崎肠杆菌。2次人工感染试验结果,DKN01对试验鱼的致死率在60%以上,是南方大口鲶烂尾病病原菌。该菌对复达欣、菌必治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等7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广西武鸣县某养殖场患腹水病黄颡鱼的病原菌及其敏感药物,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 20NE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从患病濒死黄颡鱼的心脏和肝脏分离到3株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3株病原菌对先锋VI、菌必治、舒普深等16种药物都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最佳工艺。[方法]运用MBR、SBR、海沃特复合生物水、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DSP-SH(A2/O)5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地区进行1 a的连续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TP、TN和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5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均可明显降低生活污水中的COD、TP、TN和氨氮浓度,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其中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可以获得64%以上的COD去除率及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运行最为稳定。[结论]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档案是信息社会知识的结晶,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档案知识匮乏,档案意识令人忧虑.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档案意识,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者急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引起的烧烫伤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常见病。烧烫伤主要指化学腐蚀剂、热源、电、放射性物质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病情具有广泛性和多发性的特点。中国每年烧烫伤的发病率约为1.5%~2%,需要住院治疗的人数占其中的5%左右,即每年约有2千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而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在烧伤治疗应用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就近年来应用于临床上治疗烧伤的西药和中药兹作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烂尾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对博白县网箱养殖罗非鱼烂尾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以API 20NE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动物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烂尾病罗非鱼的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致病菌;API 20NE生化鉴定结果,2株致病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14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3种药物不敏感。对该病的防治,建议选用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