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新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85-14586,14590
对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影响因子和植物有效性的评估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土壤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酶是土壤质量、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土壤性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中所进行的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由于土壤酶被作为土壤污染的重要指标及土壤酶活性时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使得土壤酶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干旱条件下锌、锰肥对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施用微量元素锌和锰对玉米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施用锌、锰肥明显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干旱情况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1.7%,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37.8%和69.3%,施锰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2.6%,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24.8%,和29.5%。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地上部及地下部干物质分别依次增加了10.7%、11.1%和30.3%;施锰处理的玉米分别依次增加了9.0%、7.6%和21.6%。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使玉米叶片叶绿素a增加了14.3%、叶绿素b增加了15.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4.8%;施锰使叶绿素a增加了31.7%、叶绿素b增加了40.0%、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35.8%。干旱情况下,施锌使叶绿素a增加了8.9%、叶绿素b增加了10.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9.5%。施锰处理的叶绿素a增加了16.3%、叶绿素b增加了11.7%、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6%。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马铃薯生物炭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方法】 以马铃薯秸秆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的3种生物炭(B300、B400、B600)对水中Cd2+的吸附效果;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添加量(0.5%、1.5%、3.0%)生物炭(B400℃)对2种宁南山区典型土壤(黑垆土和山地草甸土)的pH、有机碳及DTPA-Cd含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生物炭对土壤中Cd的钝化效果。【结果】 3种生物炭对Cd2+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B400>B300>B600;生物炭显著降低2种土壤中DTPA-Cd含量,其中3.0%添加量效果最好,黑垆土DTPA-Cd含量降低幅度大于山地草甸土;2种土壤的pH值和有机碳含量均与各自DTPA-Cd含量变化呈现显著的负相关;3.0%添加量的马铃薯生物炭能促进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对Cd的吸收,有效抑制Cd由土壤到玉米体内的转移。【结论】 马铃薯秸秆生物炭对2种土壤中Cd的钝化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施加马铃薯生物炭对宁南山区土壤水分运移和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生物炭添加量(0、1%、2%、3%、5%、6%)对宁南山区典型土壤(山地草甸土、黑垆土)水分入渗、蒸发特性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规律及差异。【结果】山地草甸土的入渗湿润峰进程和累积入渗量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黑垆土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Philip入渗模型适合山地草甸土的水分入渗过程,Kostiakov模型适合黑垆土的水分入渗过程;生物炭显著降低了2种土壤的累积蒸发量,土壤蒸发量和蒸发时间复合幂函数关系;2种土壤硝态氮(NO-3-N)淋溶损失质量减少幅度均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再减小后加强的趋势,且均在1%添加量时减幅最小,6%时减幅最大。【结论】施加马铃薯生物炭能提高宁南山区土壤持水能力,减小土壤硝态氮损失。  相似文献   
6.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和Bowman-Cole建议的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对长期定位试验0~100cm土层土壤无机、有机磷的形态组成进行了分级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土壤磷各组分与速效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速效磷贡献(通径系数)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Ca2-P(0.8941)>Ca8-P(0.1603)>Al-P(-0.0683)>O-P(-0.0297)>Fe-P(0.0248)>活性有机磷(0.0193)>高稳性有机磷(-0.0187)>中稳性有机磷(-0.0178)>中活性有机磷(0.0077)>Ca10-P(0.0029)。由逐步回归分析得出Ca2-P、Ca8-P是速效磷的主要磷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摸清宁夏枸杞园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水平和风险状况,为宁夏枸杞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种植1,3,6,9,12,15 和18年(弃耕2年)枸杞园,在距离枸杞植株主干3 cm、冠层正下方、冠层边缘和距冠层外缘50 cm 4个水平方向,及树冠正下方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 5个垂直方向分别采集土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分析土样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特征,运用风险商值法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方法,评价宁夏枸杞园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引起的环境风险和对人体的暴露风险。【结果】①宁夏枸杞园表层土壤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量分别为ND~162.66 ng/g(平均37.33 ng/g)和ND~101.50 ng/g (平均24.30 ng/g)。水平方向上在树冠正下方2种农药残留量和检出率都较低。0~10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量均急剧下降。②种植1~12 年,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枸杞园土壤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量都有逐渐增大趋势。种植15 年的土壤新烟碱类农药在80~100 cm土层有明显富集现象。③种植3~15年的表层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存在中等环境风险;种植3~12 年在20~60 cm土层部分有中低风险,但60~100 cm土层均无潜在环境风险。④宁夏枸杞园土壤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暴露风险主要以土壤摄入和皮肤接触为主;儿童对土壤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潜在暴露风险远高于成人;目前宁夏枸杞园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不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危害。【结论】宁夏枸杞园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量较低,对土壤环境有中低风险,但对人体健康无危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施用微量元素锌和锰对玉米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施用锌、锰肥明显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干旱情况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1.7%,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37.8%和69.3%,施锰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2.6%,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24.8%,和29.5%。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地上部及地下部干物质分别依次增加了10.7%、11.1%和30.3%;施锰处理的玉米分别依次增加了9.0%、7.6%和21.6%。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使玉米叶片叶绿素a增加了14.3%、叶绿素b增加了15.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4.8%;施锰使叶绿素a增加了31.7%、叶绿素b增加了40.0%、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35.8%。干旱情况下,施锌使叶绿素a增加了8.9%、叶绿素b增加了10.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9.5%。施锰处理的叶绿素a增加了16.3%、叶绿素b增加了11.7%、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