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开春后,油菜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旺盛时期,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以达到春发稳长、薹壮枝多英粒多的高产目的。因此,科学施肥至关重要,要掌握“早、稳、增、喷、补、巧”六字诀。  相似文献   
2.
1.徒长蔬菜秧苗发生徒长后,植株纤弱,节间长,叶薄柔嫩,根系弱,抗逆性差,易落花,难以早熟丰产.一般在光照不足、温度过高,特别是速效氮肥供应充足,密度过大时容易发生徒长.预防的关键是做到增光、降温、排湿,及时早分苗,扩大营养面积;在秧苗不受冻的前提下通风;底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苗床浇施300毫克/升矮壮素或叶面喷施50~100毫克/升助壮素.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地市场销售的红富士苹果大部分是从外地调运而来,本地产品很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地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现就如何提高红富士苹果的品质,获得形正、个大、色红、味佳、耐贮的优质果实,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因具有生长快、价格高、用途广的特点,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在淮北平原地区得到了广泛栽植.杨树也是我区造林绿化、农田林网、绿色长廊等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约占全区总造林面积的90%以上,成为我区造林绿化的当家树种.为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促进其速生丰产,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5.
颍东区位于阜阳市的东部,淮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本区属典型的农业区,人多地少,提高农业单产尤显重要,无疑林业建设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以及林业二次创业和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等几个历程来看,发展多以乔木为主,林相单一,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为此,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乔灌结合,灌木以发展紫穗槐为重点的立体复合林业,对改善生态农业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1.徒长 蔬菜秧苗发生徒长后,植株纤弱,节间长,叶薄柔嫩,根系弱,抗逆性差,易落花,难以早熟丰产。一般在光照不足、温度过高,特别是速效氮肥供应充足,密度过大时容易发生徒长。预防的关键是做到增光、降温、排湿,及时早分苗,扩大营养面积;在秧苗不受冻的前提下通风;底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苗床浇施300毫克/升矮壮素或叶面喷施50—100毫克/升助壮素。  相似文献   
7.
浅谈生活插花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亚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14-216
介绍了插花艺术的概念、特点、种类及花材的选择原则,并提出了生活插花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8.
辣椒落叶、落花、落果,轻者使生长受阻,开花结果少,重者整株叶片、花蕾和幼果落光,植株枯死. 一、发病原因 引起辣椒落叶、落花、落果的首要因素是病害,如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早疫病、轮纹病、灰霉病等,其中以病毒病、疮痴病、炭疽病最严重.其次,栽培管理不当也会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如雨天过多、田间湿度大,出现"沤根";追肥浓度过高,出现"烧根";营养水分不足,田间密度过大,氮肥偏多,光照不足,久晴干旱,烈日下突然下暴雨或浇水,激素使用不当等均会引起落叶、落花、落果.此外,温度过高或过抵(高于35℃以上或低于15℃以下)引起落花、落果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校园绿化增加了国土绿化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同时也增强了大家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笔者论述了校园绿化的意义和原则,对校园各部位的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建设中,对干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进行移栽,是一项保护自然植物资源的重要措施,对挽救和保护景观树、特色树,以及古树名木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在短期内满足绿化美化要求.但被移栽的大树具有庞大的树体和较大的重量,因此,移栽技术要求高,如把握不当,就会影响移栽质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现将大树移栽技术要领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