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1.
用孢子捕捉和病情调查结果,表明小黑杨肿茎溃疡病的流行景象:6月初至6月中旬为初始病情期,7月至8月为流行盛期,9月上旬为流行终止期。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三个因子对病情影响很大,气温对病害开始发生期和流行终止期起决定作用。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病情随时间与相应的湿度、降雨而累加递增。 根据小黑杨肿茎溃疡病的流行规律,在测报时间范围内病情(x_4)与相应时期的平均温度(x_1),平均相对湿度(x_2)、总降雨量(x_3),温湿比(x_5)、湿雨比(x_6)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100.468-2.089x_1+1.023x_2-0.076x_3+0.928x_4+324.968x_5+2.755x_6,这个预测式可以预测30天的病情。又用灰色方法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它是由(dx(t))/(dt)+ax(t)=u形成的,α=-0.151,u=15.984,x(t)是病情指数按时点形成的累加序列。此微分方程的解再经累减即可形成预测序列。按距离贴近原则,便可作出中短期预测。两种方法经过对建立模型以外的实际病情进行检验,证明预测式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的测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的中期预报方程,入选的自变量有初台病情y0、年平均温度t1、温湿比x1和湿雨比x24个因子,该模型可以预测第二年的病情指数,根据病情指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选用灰色方法建立了GM(1、1)数学模型,模型中的二个参数a=-0.3786,tt=8.4853,按距离贴近原则,可作出中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3.
小黑杨肿茎溃疡病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建立小黑杨肿茎溃疡病预测模式以后,插条苗根据地茎、苗级、各病情等级的剪穗数量,测算各病情指数的损失量;留床苗则根据苗高、病情等级的损失标准,测算各病情指数的损失量。以此来确定其经济损失阈值和相应的防治指标。结果插条苗病情指数为16时为经济损失阈值,大于17时为防治指标,17—21时要重点防治,21以上时必须全面防治,留床苗病情指数为18时为经济损失阈值,大于19时为防治指标,19—23时要重点防治,23以上时必须全面防治。  相似文献   
4.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病的主导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我国东北地区、杨树上普遍存在的冰核活性(INA)细菌,能在温度-4℃以下产生冰核活性,主要种类为:成团泛氏菌[Pantoea agglomeransGavinietal=Erwinia herbicola]、菠萝泛氏菌[Pantoea ananas(Serrano)Mergaert et al=E.ananas]、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Millard)Burkholder]、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ara(Pon.et al)Dye]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ue Van Hall]。它们主要分布于感病寄主的冻枝、冻死芽、枝干肿包、溃疡瘤、病枝、真菌溃疡病斑等部位,春秋两季为活动期和侵染期,出现频率最高,占细菌分离数的50%以上,泛氏菌占优势,在病部内外均有分布,内部较多,杨树冰核活性细菌在春秋季节霜冻条件下能造成杨树冻达,并引起肿茎型细菌溃疡病,是病害发生的主导因素,研究还证明,杨树冰核活性细菌能增强真菌溃疡病菌的侵染,促进真菌溃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损失估测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东北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重发区和发生区,分别不同树种,林龄和立地条件,选设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野外均匀分布,典型整群抽样调查和树干解析的方法,获得120块样地,270株解析木的调查数据,确定了病情指数与材积损失率相关数律,建立了东北地区杨树冰核菌溃疡病材积损失估测的模型,并以此推算出了东北地区相应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模型和防治指标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幼虫由顶芽侵入时,抑制顶芽生长,常形成秃梢;为害树干时,致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易被风折断。尤其是对苗木的为害,损失较大,并可以随苗木传播到新区。白杨透翅蛾分布广、危害严重,对杨树丰产林、防护林及城乡绿化造林威胁极大。为了控制白杨透翅蛾的大量发生和蔓延,探索白杨透翅蛾性诱剂的新枝术在测报上和防治上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