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以安徽省广德市为例,介绍了农村宅基地在管理与改革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江淮地区麦茬稻田为对象,研究秸秆还田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并结合水稻产量计算不同处理综合温室效应(GWPs)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2个水平,为秸秆还田(S)和秸秆移除(NS),副处理4个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CK)、传统施肥(T0)、生物炭与尿素配施(T1)和单施硫酸铵(T2),共计8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GC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处理稻田N2O和CH4排放通量,测定土壤温度、湿度和无机氮含量,统计水稻产量,计算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结果】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移除条件下,除CK外,其他施肥处理的 N2O和CH4排放通量都会在基肥和追肥施用后出现峰值。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和单施硫酸铵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2O和CH4累积排放通量。在秸秆还田和移除条件下,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处理均会导致水稻产量显著降低,但会提高土壤NO-3含量,增加对周围水体污染的风险。在秸秆移除和还田条件下,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单施硫酸铵均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12.27%和7.78%。与秸秆移除相比,秸秆还田条件下单施硫酸铵会显著促进N2O排放,但显著降低CH4的排放以及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结论】在目前秸秆还田造成CH4排放增加的背景下,用硫酸铵替代尿素能显著降低CH4排放,并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综合温室效应,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结合曲轴加工工艺的特点,先建立了锻造、切削和调质等典型工序的IPO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曲轴加工过程的IPO模型。实践表明:曲轴加工过程IPO模型的建立,对清单分析和资源环境属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森林大火巨灾应对能力,利用情景构建理论,研究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火灾应急管理模式。揭示森林火灾演化机理,构建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火灾情景,梳理情景应急任务并评估情景应急能力,提出应急准备建议。研究表明:1)森林火灾的演化过程包括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处置过程中两类典型的时间窗,分别表现为冒烟和火势蔓延在可控范围内;2)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大火巨灾防控缺失能力包括信息报送、舆情引导、协同配合、林火阻隔、先进装备、复燃监测等6个方面;3)情景应急准备建议包括加强巡护、舆情引导、协同演练、林火阻隔、基础设施、联防联控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为目标,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近年来,广德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从广德市深化农村改革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继续推动深化农村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植株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以皖麦68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施肥+生物炭(CN+C)、传统施肥+硝化抑制剂(CN+D)、传统施肥+叶面肥(CN+P)、不施氮肥(CK)和传统施肥(CN)5个处理,分析各氮素调控措施与小麦叶片和茎秆的氮代谢物质含量、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麦体内铵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面喷肥能提高小麦灌浆期铵态氮含量和NR活性;各氮素调控措施能提高小麦灌浆期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小麦的氮素转运速率和氮代谢水平,显著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进而提高小麦产量;施用生物炭、硝化抑制剂和叶面肥相比传统施肥分别增产568.3、520.0和663.3 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