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农业科研院所内部创新单元研发效率进行测度,并对不同地区、行业、层级和不同研发组织模式的农业科研院所内部创新单元研发效率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研院所内部创新单元研发效率总体水平偏低;相比于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对农业科研院所内部创新单元研发效率影响更显著;不同地区、行业、层级、研发组织模式的农业科研院所内部创新单元研发效率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项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79-16081
采用1982~2006年我国年种植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小麦品种数据,从性状供给和需求2个方面对小麦品种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各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民对品种的产量性状需求仍是最主要的需求;农民对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的性状需求与供给无显著差异,对各种抗病性的性状需求近年有低于性状供给的趋势;各时期农民对全生育期的性状需求小于性状供给。而对株高的性状需求则较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1982~2006年我国年种植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小麦品种数据,从性状供给和需求2个方面对小麦品种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所涉及的小麦品种性状包括产量潜力、品质、抗病性、全生育期和株高。其中,产量潜力选取所研究品种的区试产量;品质为区试及相关机构对该品种粗蛋白含量的测试结果;抗病性选取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四大病害来分析,抗病性分为2级,即1为抗,2为不抗。研究所采用的供给性状是指当年农民生产上可供选择的所有品种性状指标平均值,用生产上所有6666.7hm^2以上品种性状指标的简单平均值来表示;需求性状是指当年农民生产上所种植的所有品种性状指标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使用农民生产上种植的所有大于6666.7hm^2的品种性状指标的面积加权平均值。结果表明:①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产量潜力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1982~2006年间全国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增加了44.7%,由1982年的4549kg/hm^2,增长至2006年的6111kg/hm^2。与此同时,农民对品种的产量性状需求仍是最主要的需求。所有年份面积加权平均产量潜力均大于简单平均产量潜力,1982—2006年间产量潜力的面积加权平均值年均增长率达1.3%,高于简单平均值。②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显著提高,1982~2006年间小麦品种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6个百分点。然而,农民对小麦品种粗蛋白性状的需求并未显示出与供给的显著差异,小麦品种粗蛋白含量的简单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并无显著差别。③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抗病性显著增强。20世纪80和90年代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均显著提高,但2000年以后这些病害的抗性均未出现明显改善。而且,近年来农民生产上所种植的品种对抗病性的性状需求显著低于品种的性状供给。说明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农民对小麦品种抗病性的性状需求并不是最优先考虑的。④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全国小麦品种的平均生育期由1982~1985年间的209d减少为2001~2006年的202d。但农民并未对品种生育期性状表现明显需求,各时期生育期性状的加权平均数均大于简单平均数。⑤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的株高明显降低,1982—2006年间全国小麦品种的平均株高降低了11.4cm。同时,农民对品种株高性状的需求仍然较大,各时间阶段小麦品种的面积加权平均株高均低于简单平均株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