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探讨不同共生期对本地区套播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共生时长5天、10天、15天三个不同处理,研究其对套播小麦出苗发苗,齐穗期叶片光合能力、干物质积累、抗倒伏能力和后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扬辐麦4号为小麦主栽品种的本地区,适期播种的套播麦其最佳共生期约为10天,发苗成苗率高,叶片光合能力较强,物质积累较多,茎基部粗度及茎杆充实度较高,最终获得的产量及抗倒伏能力都较为理想,而过短或者过长的共生时期都不利于小麦较强光合适宜群体的构建,最终影响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化学防控一直是防控稻瘟病的主要措施。为明确几种新型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6%稻瘟?福美双SC、45%三环·嘧菌酯SC、40%稻瘟灵 EC、75%三环唑WP和9.5%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CS 5种杀菌剂均对稻瘟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36%稻瘟?福美双SC和45%三环·嘧菌酯SC 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水稻稻瘟病化学防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