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育经过  1 980年用日本品种喜峰作母本 ,中间架桥品系 G1 62作父本进行杂交 ,经 3年 6代的系统选育 ,于 1 983年在海南育成稳定品系南1 5 1 ,表现早熟、抗病、高产 ,但因其极难脱粒 ,严重制约其在生产上应用。遂于 1 985年冬分别用 2 .5万、3.0万、3.5万伦琴钴 60伽马射线进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新品种威芋3号脱毒原原种重量对原种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原种产量与原原种的重量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随着原原种粒重的增加,原种产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在每窝粒数、平均粒重、大中薯率3个经济性状上也存在相同趋势。原原种粒重5.0 g以上的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5.0 g以下产量差异极显著,原原种粒重2.0~4.0 g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比原原种粒重0.5 g和1.0 g差异极显著,说明1.0~5.0 g是原原种粒重经济有效的控制区间。  相似文献   
3.
毕粳41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高海拔高寒山区生态条件和稻作生产实际采用目标亲本选择、定向单株培育而成的高产、抗寒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2000—2001年两年的贵州省粳稻区试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8.34%,在2002年的贵州省粳稻生产试验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11.58%。全生育期170d左右,株高95.0~105.0cm,有效穗292.5万/hm2左右,平均穗粒数110~14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28g。稻米品质测试分析,该品种是一个低直链淀粉软米品种。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周平  王朝海  王朝贵  顾尚敬  白永生  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46-20347,20350
[目的]探索马铃薯移栽脱毒苗合适的剪尖次数。[方法]对移栽后的马铃薯脱毒苗分别进行01、2、3、4、、5、6次剪尖处理,考察脱毒马铃薯产量、合格薯率及植株性状。[结果]随着剪尖次数的增加,马铃薯合格薯产量降低,不剪尖处理合格薯率最高,为90.5﹪,产合格薯246.0粒/m2;剪尖1次产合格薯239.5粒/m2,不剪尖处理比剪尖1次处理增产2.84%,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剪尖处理与剪尖2次及2次以上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地上部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均是随着剪尖次数的增多而降低。[结论]在网棚内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对脱毒苗可以进行不剪尖或1次剪尖扦插。  相似文献   
5.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二套二等距、二套二不等距、四套四等距、四套四不等距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产值差异不显著,但二套二经济效益比四套四经济效益高,二套二又以不等距栽培较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方法设计,对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种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进行研究。通过对模型进行效应分析和模拟寻优提出种植冀张薯8号产量高于1600kg/亩的优化组合14个,其农艺措施为:密度3801~4808窝/亩,钾肥(K2O)用量4.29~8.61kg/亩;得到产量高于1800kg/亩的优化组合3个,其相应农艺措施为:密度3868~4654窝/亩,钾肥(K2O)用量4.58~7.94kg/亩。  相似文献   
7.
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比较法,在坡度27.左右的坡耕地上进行马铃薯套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顺坡聚垄种植相比,横坡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绿肥种植的马铃薯增产2 253.6 kg/hm2,玉米增产657.0 kg/hm2.马铃薯和玉米的复合产量增加2 910.6 kg/hm2,纯收入增加1 887.78元/hm2;而且,横坡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绿肥种植能有效减轻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提高坡耕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单套单、双套双、单套双、双套单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以单套单或双套双效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总结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重点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毕粳38号的选,综合应用了杂交育种、透变育种、异地鉴定、定向选择等多项先进育种技术,历经两个阶段16年的系统选育,于1997年通过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育种技术和产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般单产400-500kg,最高单产658.7kg,在省内同类品种中居邻先地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996-2000年在毕节、大方、织金、纳雍、赫章等县市累计推广应用1.82万公顷,新增稻谷总产量1119.98万kg,新增产值1567.98万元。通过示范推广,显著提高了黔西北粳稻区的稻作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必将对促进黔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