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以生产收集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24个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条迁移率不同的酶带,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4时,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通过ISSR分子标记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0 kb,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黑木耳的菌株选择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侵染所引起的病害,2008年在阜平县玉米田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促进果粮间作技术在河北的推广,以晋州鸭梨和粮食间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以Logistic回归为研究方法,就影响晋州果粮间作的因素展开实证。结果表明,种植者个人特征中,种植者年龄因素与是否参加果粮间作技术的相关培训,分别在5%和1%水平上对果粮间作的推广意愿呈现出正向显著性相关;种植者态度中,果粮间作技术的重视程度对果粮间作的推广意愿在1%水平上呈现为正向显著相关;种植者生产中,生产与收入来源和种植规模大小分别在10%和1%水平上对果粮间作的推广意愿呈现为正向显著相关;间作技术推广中,示范基地效应在1%水平上对果粮间作的推广意愿正向显著相关;政策影响中,技术的宣传力度与是否进行补贴分别在5%和1%水平上对果粮间作的推广意愿为正向影响。根据以上实证,提出要提高果粮间作技术的推广效果,需从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发挥示范户示范效果、完善技术转型的补贴机制和加大果粮间作技术研究力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农村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农广校的发展应面向农村市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如何加强对农广校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1 2010年秋季种麦形势分析 2009~2010年度阜平县小麦播种面积2.7万卣,由于受特殊极端天气条件的影响,本年度小麦苗情是近年来最差的一年,个体弱、群体小、死苗死蘖现象普遍发生,导致春季小麦各生育时期推迟。针对各种不利因素,阜平县开展了“抓春管、促转化、保夏收”小麦生产百日会战,战胜了诸多不利自然条件,在大灾之年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然2010年夏季小麦生产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是今秋种麦仍面临着诸多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全新的职业形态,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通过政府帮扶培养出的具有前瞻性的新农民。该文在深入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教育责任,和强化政策创设、科学确定培育机构、抓好课程设置、抓好培训创新等策略,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改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香菇是我国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近些年在我国北方山区,借助冷凉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成就了北方地区沿太行山燕山广大区域几个香菇重要产区。但在这些高海拔地区香菇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生理性病害,下面笔者就这些病害的病症、病因和防控措施做一分析小结,以供参考。1因为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菌棒腐烂或污染在香菇菌棒培养期间,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和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蔬菜种植是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的热门趋势之一,是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兴起的全新种植技术,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重要性,推广现状以及推广策略这三个方面对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能够对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1韭菜扣棚前的管理1.1清洁菜畦。11月初,韭菜经过几次霜后,营养物质已进入鳞茎内,开始枯叶。此时应把菜畦中的秸秆、死叶、杂草等清理干净,以减少菜畦内潜伏的有害病原,降低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