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旱沙田西瓜注水次数、注水时期、水肥一体化注水肥次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水次数试验以注水4次西瓜产量最高,注水1~4次的增产幅度为11.9%~29.1%;注水时期以西瓜苗期效果最佳,4个主要生育期注水的增产幅度为12.9%~36.8%;水肥一体化以注水肥3次增产最明显,注水肥1~3次的增产幅度为26.0%~41.2%。  相似文献   
2.
3.
在旱砂田对籽瓜杂交种"林籽一号"进行了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密度19500株/hm2的千粒重比其他密度的千粒重都高,秕籽率比其他密度的都低,比密度16500株/hm2、13500株/hm2、22500株/hm2分别增产3.82%、l9.O7%、32.13%.根据回归方程求得试验产量最高密度为17654株/hm2,建议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海拔地区旱作压砂田马铃薯全膜双垄机械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破解景泰县旱作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甘草仿野生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施肥覆膜、人为增加植株密度、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甘草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旱砂田籽瓜注水次数、注水时期、水肥一体化注水肥次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注水次数以注水3~4次籽瓜产量最高,瓜子增产幅度为15.85%~20.14%;注水时期以苗期至伸蔓期效果最佳,瓜子增产幅度为17.59%~21.17%;水肥一体化以注水肥3次增产最明显,瓜子增产幅度为41.75%。在籽瓜种植过程中应提倡水肥一体注水补灌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枸杞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鲜果采收和制干的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西北各省(区)绿色食品枸杞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绿色食品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枸杞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鲜果采收和制干的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西北各省(区)绿色食品枸杞的生产。二、产地环境条件㈠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8.8℃~12.7℃,大于等于10℃年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育苗效率和成苗质量,本研究设置温室穴盘育苗、温室苗床育苗、露地育苗3种育苗方式分析其对甘草种苗出苗率、移栽成活率及株高、根长、叶片数、总鲜重等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后20 d时,温室苗床和穴盘育苗平均出苗率分别达到54.8%和53.8%,极显著高于露地出苗率31.4%(P0.01);2)播后60 d移栽,温室内苗床和穴盘育苗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3%和91.1%,而传统露地苗为93.5%,但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3)播种后传统露地苗各性状指标都高于温室苗,其中叶片数和总鲜重两指标表现最为明显。传统露地育苗种苗性状指标高,但育苗时间较长(近一年),占用耕地;而温室育苗生物量较低但出苗率较高,育苗时间短(约60d)。生产中可以采用温室苗床育苗绿体移栽技术来提高甘草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时间和土地成本。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茄子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靖远县的日光温室茄子栽培起步于1996年,最高产量达15万kg/hm2,最高产值达60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