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铃薯新品种威芋3号脱毒原原种重量对原种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原种产量与原原种的重量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随着原原种粒重的增加,原种产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在每窝粒数、平均粒重、大中薯率3个经济性状上也存在相同趋势。原原种粒重5.0 g以上的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5.0 g以下产量差异极显著,原原种粒重2.0~4.0 g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比原原种粒重0.5 g和1.0 g差异极显著,说明1.0~5.0 g是原原种粒重经济有效的控制区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二套二等距、二套二不等距、四套四等距、四套四不等距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产值差异不显著,但二套二经济效益比四套四经济效益高,二套二又以不等距栽培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单套单、双套双、单套双、双套单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以单套单或双套双效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殖移栽密度和钾肥施用量的搭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钾肥用量的搭配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和优化选择,提出了原原种产量高于600粒/m2的农艺措施为:密度293.63—369.73株/m2,钾肥(K2O)用量14.91—19.59g/m2;得到原原种产量高于700粒/m2的优化组合6个,其相应农艺措施为:密度353.44—419.78株/m2,钾肥(K20)用量14.58—20.16g/m2。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厚度松针腐殖土对脱毒马铃薯瓶苗移栽繁殖原原种的结薯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松针腐殖土厚度为3~9 cm时,随着厚度的增加,合格薯粒数有增加的趋势。其中每增加腐殖土厚度1 cm,中晚熟品种威芋3号可提高31.74粒合格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可提高12.89粒合格薯;厚度超过9 cm时,合格薯粒数均有下降或不再上升趋势。②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原原种大薯(10 g以上)率之间成直线相关。其中腐殖土厚度在3~13 cm之间时,每增加腐殖土厚度1 cm,威芋3号大薯率将提高2.76个百分点,费乌瑞它大薯率将增加2.96个百分点。③建议松针腐殖土繁殖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有效的适宜厚度为7~9 cm。腐殖土厚度超过9 cm时,大薯率明显增加,而合格薯数不再增加或呈下降趋势,腐殖土厚度低于7 cm时,合格薯数较低。  相似文献   
6.
2004~2005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六盘水等地州市累计推广毕粳40、41粳稻新品种35 973.70 hm2,平均单产6 349.20 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38.69 kg/hm2,增幅9.27%;2年累计实现总产20 556.36万kg,新增稻谷1 269.53万kg,新增产值2 539.05万元,新增纯收益3 579.02万元,科技投资新增收益率56.69元/元,推广投资新增收益率73.70元/元,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22.11元/元。该粳稻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对贵州粳稻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用松针腐殖土作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5.1%,平均合格薯(国家标准1.0 g以上)353.7粒/m2、合格薯率90.4%,均高于泥炭、珍珠岩、蛭石、河沙、黄土作基质,且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松针腐殖土可作为高寒山区特别是松针腐殖土丰富的地区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培养基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朝海  顾霄  白永生  王朝贵  周平  顾尚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54-8255,8258
[目的]为经济有效地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和提高原种繁殖量提供参考。[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会-2脱毒原原种大小与原种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脱毒马铃薯原种产量与原原种的大小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原种产量有随着原原种粒重的增加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在每窝粒数、平均粒重、大中薯率3个经济性状上也存在相同趋势。原原种粒重5.0 g以上的原种产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5.0 g以下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原原种粒重2.04.0 g的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原原种粒重0.5和1.0g的差异极显著,说明1.05.0 g是原原种粒重经济有效的控制区间。[结论]马铃薯新品种会-2原原种的大小应控制在1.05.0 g。  相似文献   
9.
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移栽密度及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本勋  张时龙  何友勋  张玉龙  顾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69-9869,9877
以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为试验材料,选择移栽密度、追肥纯氮用量及其在分蘖肥和穗肥的分配比例中3个试验因子,采用单纯型格子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参数估计,建立了3个试验因子对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寻优,得出毕粳42号的最适移栽密度30万~33万穴/hm2,追肥纯氮用量85~103 kg/hm2,分蘖肥纯氮用量占追肥总纯氮用量的57%~68%,穗肥纯氮用量占追肥总纯氮用量的33%~42%。  相似文献   
10.
大方皱椒生产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大做强大方皱椒产业,使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大方皱椒主产区皱椒近年生产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系统总结了大方皱椒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以促进大方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