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叶片的活性氧代谢及衰老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水稻叶片中活性氧的代谢过程及目前延缓叶片衰老的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2.
“先农 10号”是用优质不育系“中 9A”与自育的强恢复系“R2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品种。该组合 2003 ~2004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026. 9kg/hm2;熟期、产量、抗性、米质均优于同类对照组合“汕优 46”,具有高产、稳产、株型适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又名矮壮素)是人们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矮化植株、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低节位分蘖、调节花期的效果明显。现将我们用多效唑调节R042系列组合花期的试验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中优7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中优752"是利用优质不育系"中9A"与本所自育的强恢复系"752"配制而成的中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制种产量高和株型理想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将恢复系科恢752的空间诱变后代与恢复系R225杂交选育出强恢复系跃丰666,并与不育系五丰A配组而育成五优航666,该组合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此外,还介绍了五优航666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6.
中优2596(中9A/R2596)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晚籼新组合,具有米质优(达国家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 3级标准)、产量较高、抗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2003—2011年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近年江西审定的优良早稻品种和指导江西早稻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130个早稻品种的育种方法,不育系和恢复系利用,选育单位,产量、米质及抗性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系杂交早稻品种81个,占62.3%;两系杂交早稻品种30个,占23.1%;常规稻品种19个,占14.6%;杂交早稻是江西早稻选育的主要方向,三系法仍然是当前江西省早稻育种的主要方法,两系法呈现良好前景。111个杂交早稻品种利用了34个不育系,其中,三系不育系23个,两系不育系11个,‘金23A’、‘株1S’、‘优IA’、‘中9A’、‘荣丰A’和‘五丰A’等6个不育系是目前江西杂交早稻选育中应用的主要不育系,利用了87个恢复系,恢复系应用面广、数量多,突出的少,遗传多样性较低。第一选育单位有52家,分为种业(种子)公司、研究所(院)和学院(大学)等5类,其中,种业(种子)公司和研究所(院)审定了115个品种,两者占88.46%,是江西早稻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分布在江西、湖南、浙江和北京等8省市,其中,江西省单位最多,有37家,审定品种94个,育种总体实力强。筛选到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等主要性状的优良品种90个次,其中,高产品种24个,抗性品种42个,优质品种12个,具有综合2个性状的优良品种12个。  相似文献   
8.
杂交晚籼新组合"荣优225"的选育及高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优225"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江西省区试中2年平均单产7 016.25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56%;2009年在南方稻区区试中平均单产7 602.75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46%.米质达国优2级,且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均优于对照,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的原因:一是在生育期适当延长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日产量;二是单位面积穗数和单穗重的协同增加,其中以单穗重的贡献率更大,单穗重的提高主要是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所致.最后还对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优752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中9A与强恢复系752配组而成的优质超级杂交稻,已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省级技术鉴定,成果达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晚盘育苛秧苗的化控技术,结果表明:采用100μg/kg55烯效唑浸种和一叶一心期用15%多效唑喷施能有效地控制秧苗徒长,培育出适宜抛栽的矮壮秧苗,且比常规育秧手插稻增产2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