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不同植烟密度对烤烟"高温逼熟"现象的影响,设计五种不同植烟密度:13 500株/hm~2、15 000株/hm~2、16 500株/hm~2、17 250株/hm~2和18 000株/hm~2,研究不同植烟密度对烟株田间微气候、"高温逼熟"发生率、抗氧化酶活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高温逼熟"发生率最低,该处理下田间微气候因子与"高温逼熟"发生率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该处理下的"高温逼熟"发生率与种植密度无关。烟叶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均为15 000株/hm~2处理下活性较大,说明15 000株/hm~2处理诱导POD、PPO、SOD和CAT活性提高,增强烟株抗逆性。1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为适宜,经济性状较好。因此,相对于其他处理,15 000株/hm~2植烟密度有利于提高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降低"高温逼熟"发生率,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