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喀什地区形成一条完整的果树施肥技术体系,推动区果树合理施肥工作的开展,今后的在喀什地区范围内果树合理施肥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楚锦’是从华中樱野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具有花期早、花色粉红、开花繁密等特征。该品种观赏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园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刨花楠具有新叶靓丽、株形美观的特点,可以作为新优园林绿化乔木树种进行应用.容器苗侧根发达,没有缓苗期,可极大提高种植成活率,且容器苗栽植不受季节限制,增加了种植季节的灵活性,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在多年刨花楠育苗实践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刨花楠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时间、方法、容器育苗基质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以期为刨花楠苗...  相似文献   
4.
金河林业局是第一个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森工企业.自1980年在达赖沟林场进行改革试点以来,全局制定实施了13种经济责任制、17项营理方案和11项现代化管理办法;1985年在林区首批试行局长负责制,引入竞争机制,大胆探索招标和租赁制;1987年又在深化体制改革上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6.
为明确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园林害虫红带滑胸针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的室内捕食能力和野外防控能力,将东亚小花蝽成虫饥饿处理24 h后,与红带滑胸针蓟马2~3龄若虫按不同比例混合放置,24 h后统计捕食量;在野外按不同益害比释放东亚小花蝽成虫防治红带滑胸针蓟马,于释放后2,4,6 d统计捕食量。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红带滑胸针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和Holling-Ⅲ模型,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大逐渐降低,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大于种内干扰;在野外不同益害比下,短期内各处理间的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东亚小花蝽成虫在室内外对红带滑胸针蓟马均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可通过田间释放东亚小花蝽防治红带滑胸针蓟马。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的积累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以紫色枣品种‘胎里红’为研究材料,利用枣基因组数据克隆获得两条ANS基因全长序列,将其命名为ZjANS1和ZjANS2。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888和648 bp,分别编码295和215个氨基酸。蛋白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ZjANS1和ZjANS2具有典型的2OG-Fe(II)-Oxy保守结构域。蛋白互作预测发现,含有LDOX/ANS结构域的蛋白主要与MYB113及DFR、UF3GT、F3H、TT8等存在互作关系。ZjANS1和ZjANS2与甜橙CsANS蛋白序列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ZjANS1和ZjANS2的功能结构域均定位在内质网上。RT-qPCR结果表明,ZjANS1和ZjANS2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存在差异。ZjANS1在茎、芽和幼果中表达量较高,在成熟叶中最低,而ZjANS2在茎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其他组织中较低。花青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胎里红’果实发育前期总花青苷和各花青苷组分的含量较高,后期花青苷含量较少。此外,将花青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模式和与总花青苷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为了填补酢浆草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的空白,利用色差仪对30种钝叶酢浆草品种花色进行测定,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聚类分析法大体上可将钝叶酢浆草花色分为粉红色系、紫红色系、黄色系、橘色系和白色系等五大色系,其中粉红色系的样本数量最多。钝叶酢浆草品种花色丰富,且不同色系的钝叶酢浆草品种花色差异较为显著。整体上钝叶酢浆草花色的明度和彩度呈负相关关系,在明度和彩度二维坐标系上可分为两个类群,第一类群为黄色系,第二类群为其余色系。白色系花在钝叶酢浆草中是较稀缺资源,是今后杂交选育新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胃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病,是仔猪断奶后,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仔猪在断奶前后。若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及饲料的品质和数量.不必要的合窝、运输、寒冷、调圈等都可以引起此病的发生,尤其是“三高饲料”(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饲喂过剩时发病率最高。根据多年的观察、实践,初步掌握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及一般治疗原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