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粱低单宁含量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龙江省主要种植的162份高粱基础材料进行了单宁含量测定,单宁含量的平均值为0.91%,其中低于0.3%的材料有25份,占15.4%,今后可利用这些基础材料进行低单宁含量杂交种的组配。  相似文献   
2.
高粱高淀粉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黑龙江省100份高粱基础材料进行了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其中总淀粉含量高于70%的有41份,占总数的41%;支链淀粉含量高于80%的有16份,占总数的16%。在高粱育种中,可利用这些材料进行高淀粉杂交种的组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了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在3~4叶期接种,并于接种后1~10天内连续取样,然后测定其接种后内叶绿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病菌侵入的初期,叶绿素a、b的含量都有所下降:在病菌侵染后7~10天时,感病品种叶片内叶绿素a、b含量比未接种对照低,而抗病品种叶片内叶绿素a、b含量均明显高于未接种对照;另外,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对叶绿素a、b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同,7号生理小种对叶绿体的破坏能力最强,其次为6号生理小种,而4号生理小种则最弱,其中1号,2号生理小种居中。抗病品种叶片内叶绿素a/b的比值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初步认为叶绿素a/b的比值可作为大豆品种对灰斑病抗性鉴定的一种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