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TR反转录转座子是植物基因组内大量可移动的遗传因子,是基因组的重要成分之一。无芒隐子草基因组大小为543 M,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了299079个LTR反转录转座子,占全基因组的26.54%,但是缺少无芒隐子草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的研究。基于无芒隐子草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845个,其中有410个属于Gypsy超家族,435个属于Copia超家族。对这些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插入时间的分析,发现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的大量转座发生在4百万年内,插入时间较近,插入高峰期是1~1.5百万年间。筛选出被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中断的基因有183个,145个被中断的基因得到了GO功能注释,分析了被中断基因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对反转录转座子的鉴定有助于深入了解无芒隐子草的进化过程,为无芒隐子草全长LTR反转录转座子与中断基因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前景下,以重庆市为例,基于其1999-2015年共17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分析资本、劳动及对外开放对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积累和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重庆地区经济增长。依据研究结果,为促进重庆经济发展,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江苏省句容地区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采用茎叶喷雾法,在田间比较了10种常用除草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施药后18 d调查结果表明,2%吡草醚EC对黏毛卷耳、10%唑草酮WP和4%啶磺草胺OD对猪殃殃防效均在90%以上;供试10种除草剂对大野豌豆的防效均在70%以下;而对总杂草的防效仅2%吡草醚EC为72.67%,其他品种的防效均在60%以下。施药后34 d调查结果表明:4%啶磺草胺OD、56%2甲4氯钠SP、80%唑嘧磺草胺WG、20%氯氟吡氧乙酸EC和2%吡草醚EC对黏毛卷耳株防效均在90%以上;50 g/L双氟磺草胺SC、10%唑草酮WP、35%氯吡嘧磺隆WG、20%氯氟吡氧乙酸EC、2%吡草醚EC对猪殃殃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3%甲基二磺隆OD、50 g/L双氟磺草胺SC、56%2甲4氯钠SP对大野豌豆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2%吡草醚EC、20%氯氟吡氧乙酸EC、4%啶磺草胺OD、50 g/L双氟磺草胺SC、80%唑嘧磺草胺WG、35%氯吡嘧磺隆WG对小麦田总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80%以上,对其鲜重防效在95%以上,在供试除草剂中防效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防治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在田间比较了10种杀虫剂在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进行喷雾施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后3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10%四氯虫酰胺SC、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是97.85%、96.99%、90.28%;5%虱螨脲SC、10%溴氰虫酰胺SC的防治效果也分别达89.23%、87.2%.施药后7 d,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16%和83.51%;其他供试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均偏低.  相似文献   
5.
6.
为明确高温对棕榈蓟马Thrips palmi种群生长发育及其种群抗药性的影响,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方法,比较了15~25℃(室内)和14~45℃(室外)变温刺激后棕榈蓟马的生命表参数,并采用微虫笼法测定了这2种自然变温饲养条件下棕榈蓟马种群对阿维菌素和噻虫嗪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4~45℃变温刺激后的室外棕榈蓟马种群发育速度较15~25℃变温刺激后的室内棕榈蓟马种群显著加快,前者平均世代周期为14.33 d,后者为19.09 d;14~45℃变温刺激后的室外棕榈蓟马种群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6.83和0.21,均显著低于15~25℃变温刺激后的室内棕榈蓟马种群的79.33和0.23;14~45℃变温刺激后的室外棕榈蓟马种群单雌产卵量为46.01粒,也显著低于15~25℃变温刺激后的室内棕榈蓟马种群的135.98粒;14~45℃变温刺激下,室外棕榈蓟马种群雌成虫和2龄若虫对2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显著提高,且雌成虫比2龄若虫的抗药性强。表明波动高温刺激不仅抑制了棕榈蓟马的种群发展,也提高了种群对常规药剂阿维菌素和噻虫嗪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菌(M. rosae)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以多菌灵、氟硅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对月季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田间筛选了6种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以氟硅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及嘧菌酯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筛选防治大麦条纹病的新药剂,采用平皿法在室内测定了28种杀菌剂对大麦条纹病菌禾内齐蠕孢(Drechslera graminea)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大麦条纹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95.3%戊唑醇TC、97.37%咪鲜胺TC、95%吡唑醚菌酯TC、98%二硫氰基甲烷TC、93%氟硅唑TC、99.4%咯菌腈TC、96.8%嘧霉胺TC、98%丙硫唑TC和84.39%啶酰菌胺TC显示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019、0.0016、0.0254、0.0390、0.0057、0.0012、0.0788、0.1211、0.0773 m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和上海市不同地区的105个水稻恶苗病菌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氟啶胺敏感性不同的10个菌株对戊唑醇、咪鲜胺、氟菌唑、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和氰烯菌酯等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稻恶苗病菌菌株间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EC_(50)值在0.053 8—0.627 8μg∕mL,平均为(0.267 4±0.151 6)μg∕mL;EC_(50)值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恶苗病菌对氟啶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