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S.sciuri)是引起奶牛乳房炎(Cow Mastitis)的病原菌之一,其主要致病因子是该菌产生的脱皮毒素C(Exfoliative Toxin C,ExhC)。为了深入了解该基因的分子特征,本试验对从乳房炎患牛牛乳中分离的一株松鼠葡萄球菌ExhC基因(Genbank登录号:MT845354)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按GenBank收录的ExhC基因设计并合成引物,利用PCR对ExhC基因进行扩增,并对扩增后的ExhC基因进行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松鼠葡萄球菌ExhC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837bp,共编码278个氨基酸。通过Blast模块对ExhC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5株相似序列,与ExhC基因序列相比同源性均为99.04%。系统进化树图指示该基因与其余五株相似序列属于不同的分支,遗传距离较远。利用TMHMM对松鼠葡萄球菌ExhC基因837bp序列跨膜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ExhC蛋白的第1~277位氨基酸在细胞膜外,5~25位氨基酸所在位置为跨膜区。通过ExhC氨基酸序列分析和ExhC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预测,推断第97位氨基酸插入Asn以及其他位点氨基酸的突变可能会导致松鼠葡萄球菌功能区变化和毒株毒力的相对变化,这将给松鼠葡萄球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卵黄抗体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gY的性质及特点 卵黄抗体(IgY)是禽类B淋巴细胞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产生,是母鸡将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选择性地(主要是IgG)转移并沉积到卵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一种球蛋白,是禽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用于提高雏禽抵抗力的物质[1].  相似文献   
3.
鹌鹑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侵害肝脏和盲肠,严重感染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临床常见鹌鹑皮肤、冠呈蓝色或暗黑色,又称黑头病。2010年6月,铜梁县旧县镇玉屏村某鹌鹑户饲养5 600多只蛋鹌鹑,在86日龄时出现精神不佳,采食量下降25kg(由发病前的130kg  相似文献   
4.
采用解剖剥离法和灌注腐蚀法,对鸡气囊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有8个气囊,包括单一的颈气囊(伸出脊柱内号状憩室和外管状憩室)、锁骨气囊(伸出正中憩室、前外侧憩室、胸心憩室、胸外憩室)和成对的前胸气囊、后胸气囊、腹气囊(伸出3对肾周憩室、股憩室、闭孔憩室、坐骨憩室)。前胸气囊较后胸气囊大,左腹气囊较右腹气囊大。鸡气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气囊在不同的禽种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藏于器官之间和骨骼的内部,主要作用是贮存气体,辅助呼吸,减轻身体比重,减少肌肉间以及内脏间摩擦,还是快速热代谢的冷却系统.经过固定保存的标本,气囊都已破坏.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的填充剂反复试验成功制作了保留骨骼的鸡气囊铸型标本,该标本不仅可以观察到不同气囊的大小且更加直观地呈现出了鸡气囊与骨骼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 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重庆市部分规模化猪场2014—2015年猪轮状病毒(PRV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采集18个疑似发生PRVs感染猪场的599份猪血液样品,采用美国KERNEL PRVs野毒感染抗体 ELISA方法,分析猪场腹泻病猪中PRVs感染情况。调查发现;重庆市部分发生腹泻的规模化猪场中,PRVs在1~5日龄仔猪中的阳性率为95.70%,在5~10日龄仔猪中的阳性率为91.30%,在10日龄至断奶前仔猪中的阳性率为86.77%,在怀孕的出现腹泻症状的母猪中的阳性率为73.12%;PRVs感染在冬春季节高发,呈区域性流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生腹泻的规模化猪场中,PRVs是引发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养猪生产中,应加强对PRVs的免疫、监测及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鹌鹑饲养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鹌鹑的研究也热衷起来.目前,有关鹌鹑的营养分析、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较多[1-2].而其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其形态特征在几种禽类都有报道[3-4],而鹌鹑的未见详细报道.本文通过对鹌鹑气囊的解剖学研究,皆在为禽类气囊的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及临床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7日铜梁县某养殖户饲养的14 000余只蛋用型鹌鹑(30日龄),采食量从260 kg/日下降为220kg/日,死亡68只,养殖户观察其鹌鹑精神委靡,打瞌睡,发现有带血粪便,便在饮水中添加10%乳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治疗3 d,效果不明显,后又用硫酸新霉素治疗3 d,亦无效,至14日已死亡500余只.笔者于15日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鹌鹑球虫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