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植物种群花性状(包括花报酬)的变异性及其对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毛地黄鼠尾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植物自然种群中花部性状和花蜜产量的变异性及相互关系,同时观测了该种群的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结果】毛地黄鼠尾草的花部性状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个体间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个体内.花蜜量和小花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5%和29%,柱头位置相关性状的变异程度居中(19%~24%),其他花结构性状的变异程度最小.花蜜产量与花大小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同一株内,传粉者更倾向于访问相对较大的花,其拜访花的花性状值显著大于未访花(P0.001);而在不同个体间,传粉者未表现出明显的访花偏好.【结论】毛地黄鼠尾草的花部性状存在较大的可塑性,但个体间相对更大的遗传变异反映出该物种具有通过传粉者选择而不断进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被子植物的繁殖性状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通过传粉者介导的自然选择而进化。为了探究狼毒花性状的适应性,以天祝高寒退化草地狼毒为研究材料,通过检测其繁殖相关性状的选择差和选择梯度,探讨了该物种花表型的适应性及可能的选择机制。结果表明:单花序小花数和冠筒长具有显著的选择差和选择梯度(P<0.05),即受到正的定向选择作用;同时,两性状也检测到显著的非线性选择梯度(P<0.05),表现出稳定选择趋向。株高(即花序高度)受到负定向选择作用,其选择梯度为-0.102±0.039(P=0.008);其他性状,如花冠口大小和单株丛花序数均未检测到显著的选择作用。总体表明,在该研究种群,狼毒的部分繁殖性状表现出适应性进化趋势,株高相对较矮、花筒较长和花序小花数较多的个体越有利于其适合度实现而受到选择。  相似文献   
3.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旨在探讨种群发展动态、分布及其与生境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理解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退化草地的典型毒杂草之一,开展狼毒种群生态与繁殖生物学研究能为该毒草型退化草地控制与修复、草地资源管理以及草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综述了狼毒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种群扩散与定植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狼毒的繁育系统特征、传粉综合征以及繁殖分配策略,讨论了狼毒的化感作用和种群生态功能,最后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主要结论为:狼毒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聚集、随机和均匀分布,种子近母株散布方式及其较低的萌发率影响种群扩散;狼毒具有自交不亲和系统,属于典型的异交植物,花部特征表现为鳞翅目Lepidoptera的蛾类和蝶类传粉综合征;狼毒随不同海拔和坡向等生境变化常表现出不同的繁殖分配策略;狼毒能通过根系分泌或残体腐解释放化感物质,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等对草地群落其他物种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以此对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功能产生影响。狼毒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未来应重点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生态学机制、狼毒在草地群落入侵定居和繁殖扩散的生境选择以及其种群扩散与草地退化之间的生态学关系。图1参10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