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区土壤的改良效果,调查沙区土壤的养分状况,笔者对青龙湾沙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有效磷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龙湾沙区土壤pH值范围为7.40~7.72,土壤呈中性略偏微碱性;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对于土壤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有效性均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区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差异,除农田外,果园、毛白杨刺槐混交林的改良效果较好,小叶杨林改良效果较差。总体来说,经过生态林改良后的土壤养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土壤的物理性状变化,来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区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采用分层取样法,对青龙湾沙区7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青龙湾沙区土壤容重在1.010-1.621 g/cm3,总孔隙度在42.48%~63.66%,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呈反比。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防护和改良作用存在差异,除农田外,果园改良效果最好,毛白杨与刺槐混交林次之,小叶杨林最差。[结论]经过生态林改良后的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青龙湾沙区是天津市的北门户,其防风固沙功能在天津市环境保护和改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项研究从青龙湾沙区防护功能和生态旅游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青龙湾沙区植被恢复和构建的技术,并着重把经济林作为主要的植被类型,以便于充分发挥经济林的生态、经济产出和生态旅游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