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富士/平邑甜茶(M.hupehensis)二年生幼树为试材,研究盆栽条件下土壤中施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B_6(VB_6)和复合维生素B(C_OB)对苹果幼树生物学性状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果树根系实验室进行富士苹果盆栽试验。5月26对富士苹果土施VB_6、C_OB,剂量分别为0,0.02,0.03,0.04g/株。6—10月测定外源维生素条件下苹果幼树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荧光参数以及根系的生长分布状况。研究表明,不同剂量VB_6和C_OB对苹果幼树株高、茎粗,植株生物量,叶面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荧光参数和根系分布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盆施不同剂量VB_6、C_OB显著改善了植株生长势,叶面积以VB_6 0.03g增加最显著为22%,植株地上部分以C_OB 0.04g处理对植株株高、茎粗和新梢长度增加最显著,株高、茎粗和新梢长度在10月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4%,34%和45%,VB_6 0.03g与C_OB 0.04g两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地下部分,VB_6 0.03g与C_O B 0.04g两处理对根系干鲜重、总长度、总体积和总表面积增加尤为显著,根尖数和根系分叉数也显著增加。VB_6 0.02g和C_OB 0.02g剂量下苹果幼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相比对照无显著性差异,VB_6 0.03g与C_OB 0.04g植株抗性得到显著性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此外,苹果幼树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高、光合荧光特性也得到显著性改善,且VB_6 0.03g与C_OB 0.04g两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研究结果,VB_60.03g/株和C_OB 0.04g/株对苹果幼树的生物学性状和理化性质影响最显著,鉴于C_OB的有效施用剂量和市场价格均高于VB_6,推荐施用VB_6来改善土壤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2.
麦芽糖等糖类对重茬土壤改良和苹果砧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土施麦芽糖等糖类对重茬土壤改良和苹果砧木生长的影响,为缓解当前苹果连作障碍提供新的途径。2014年4月,在装有10kg重茬土的苗盆中栽种长出5片真叶的平邑甜茶幼苗,分别施入浓度为50,100,200mg/kg的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和阿拉伯糖;2014年9月,测量生长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总有机碳(TOC)。结果表明:与CK相比,200mg/kg葡萄糖处理,株高增加52.9%;200mg/kg麦芽糖处理,地茎增加12.2%、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12.5%;100mg/kg葡萄糖处理光合速率增加18.5%;50mg/kg果糖和阿拉伯糖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19.7%和127.6%;土壤中的放线菌数量会随着阿拉伯糖的施入浓度增加而显著提高,按施入浓度从低到高,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66.7%,222.9%,266.7%;50mg/kg麦芽糖处理,土壤中的真菌数量降低最多,减少了71.7%,效果极显著;100mg/kg葡萄糖处理,土壤TOC含量最高,升高60.0%。在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得知,在100mg/kg麦芽糖处理下,相对于CK,株高提高47.9%、茎粗增加11.1%、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8.5%、光合速率提高16.3%、土壤中真菌数量降低49%、土壤中TOC含量高47.6%,均差异极显著。综上,土施100mg/kg麦芽糖显著提高苹果砧木生长;抑制重茬土中土壤真菌数量优势明显,其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根系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维生素B6具有提高果实品质的功效。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土施不同剂量维生素B6 (VB6)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揭示土施维生素B6提质功效的机理。 【方法】 2015年4月,在距富士苹果主干1 m处土施不同剂量的维生素B6,同年10月,在撒入维生素B6处采集土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4+V5区域和真菌ITS1+ITS2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检测。 【结果】 从9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530714个有效细菌序列数和434886个有效真菌序列数,从每个样品中平均可获得1920个细菌群落 (OTUs) 和374个真菌群落 (OTUs),每个样品中有566个相同的细菌群落 (OTUs) 和73个相同的真菌群落 (OTUs),丰富度指数 (Ace指数和Chao指数) 分析显示,维生素B6 5g/株处理提高了细菌丰富度,其Ace指数显著提高了62.6%,Chao指数显著提高了71.6%,降低了真菌丰富度,其Chao指数显著降低了18.6%,维生素B6 10 g/株处理对细菌和真菌丰富度无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 (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 显示,维生素B6 5 g/株处理提高了细菌的多样性,其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了22.3%,降低了真菌的多样性,其Simpson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了29.2%和34.4%,维生素B6 10 g/株处理对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和酸杆菌门 (Acidobacteria) 是优势细菌,其相对丰度之和超过80%,子囊菌门 (Ascomycota)、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 (Zygomycota) 是优势真菌,其相对丰度之和超过98%,维生素B6 5 g/株处理降低了细菌中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的相对丰度,提高了真菌中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和接合菌门 (Zygomycota) 的相对丰度,维生素B6 10 g/株处理提高了细菌中的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 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和酸杆菌门 (Acidobacteria) 的相对丰度,提高了真菌中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 (Zygomycota) 的相对丰度。 【结论】 维生素B6可以改变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土壤中门水平的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维生素B6作为一种良好的根系生态调节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母本,用"红丽"观赏海棠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设计不去雄不授粉不套袋、去雄授粉套袋、套袋花开后去雄授粉和去雄不授粉套袋四个处理,利用物理统计、显微观察、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不同授粉处理平邑甜茶坐果率、果实生理性状、后代实生苗杂种率和倍性的差异,进一步探索平邑甜茶的生殖机能,选择出平邑甜茶杂交率较高的时期以增加平邑甜茶的杂交率和杂交种子数,扩大选择范围,提高育种效率,为育种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经授粉处理后,平邑甜茶种子千粒重增加约8.7%;坐果率显著提高,10月时相比自然授粉状态下提高约10.1%。自然状态下平邑甜茶无融合生殖率约为43.70%,各处理杂交后代实生苗大部分为三倍体,少数为二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和非整倍体,且花开前去雄授粉套袋处理显著提高四倍体形成率。综上所述,人工授粉有助于提高坐果率,促进种子形成;平邑甜茶以无融合生殖为主,同时也进行有性杂交,且花开前授粉能显著提高四倍体形成率。但三倍体后代实生苗是经有性生殖还是无融合生殖产生,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LED不同光质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寻找最有利于海棠组培苗生长的光质条件,为其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海棠组培苗为试材,以白光为对照,分别进行红、蓝LED光照射,通过测定组培苗株高、干重、分化量等形态指标及SOD、POD活性等生理生化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LED不同光质对海棠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蓝光LED下植株生长旺盛,愈伤组织形成最好,株高、鲜重、干重与白光处理的差异显著,分别为白光的1.28、1.53、1.33倍;红光LED环境中组培苗增殖系数、鲜重、干重分别为对照的69.59%、76.04%、88.10%,与白光下无显著差异。(2)红、蓝LED单色光环境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白光相比都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3)红光对海棠组培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有显著影响,分别为白光的26.07%、17.36%、200.15%和73.55%;蓝光下,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为对照的37.25%和53.38%,CAT活性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MDA含量显著高于白光处理,为白光的1.42倍。综合来看,蓝光处理的海棠组培苗生长健壮、茎秆粗壮,其株高、干鲜重等显著高于白光处理,蓝光可以缩短培育周期,增大繁殖系数,培育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