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现有的芍药设施栽培品种评价,增加衡量芍药在设施弱光环境下光能利用能力的指标,初步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芍药设施栽培适用品种的评价体系。评价模型的层次分为:目标层(优良的设施栽培芍药品种),约束层(植株性状、开花性状、光能利用能力、抗病性),指标层(复叶数、开花率、抗病害能力等18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8个具体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着花量、花径、茎粗、单朵花期、最大净光合的总排序权重值分别为0.127 9、0.109 9、0.088 9、0.085 5和0.080 2,所占比重较大。运用该体系对14个芍药品种进行评价,筛选出4个整体性状良好的设施栽培品种:‘蓝田飘香’、‘蓝海碧波’、‘粉玉奴’、‘莲台’。评价结果与实际栽培效果相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王贞  高健洲  刘燕 《林业科学》2007,43(9):150-154
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由于可以实现种质的"长久"保存而倍受重视,其中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被证实是冻存植物茎尖和分生组织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拉丁学名是从事园林、园艺相关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目前“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由于课时少,学生重视程度低、缺少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对园林花卉拉丁学名的学习兴趣,提升“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质量,对花卉拉丁学名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利用花卉拉丁学名,可以分析出园林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生境特点,辨析形态类似的花卉种类、原产地及栽培特性,还可以用花卉拉丁学名分析出花卉的药用价值及相关的植物学家、神话故事等人文内容。通过对园林花卉拉丁学名的讲解分析,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还能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芍药不同品种Rubisco活性差异及其与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而为从芍药露地品种中筛选设施适用品种提供参考,本文以设施栽培中开花良好的‘大富贵’、‘桃花飞雪’和开花较差的‘多叶紫’为对象,对比研究了不同品种在露地栽培条件下Rubisco活性、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芍药不同品种Rubisco活性存在差异,在现蕾期和开花期差异显著,而花后期差异不明显.不同品种Rubisco活性动态变化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动态变化关系不一致.‘大富贵’和‘桃花飞雪’从现蕾期到花后期,Rubisco活性变化呈单峰型,在开花期最高,且在现蕾期和开花期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动态变化趋势相同,但在花后期变化趋势不同,急剧下降;而‘多叶紫’Rubisco活性变化一直较小,呈平稳态势,这种变化趋势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动态变化完全相同,表现出高度相关性.因此,露地栽培芍药品种在现蕾期、开花期Rubisco活性高低及其在理蕾期、开花期和花后期与最大光和速率和羧化效率的动态变化关系,可能有助于了解不同品种在设施环境中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延庆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状况和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于2009年6月调查了延庆的各类型具有代表性的12块城市绿地,分析其植物种类的构成,用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结果表明:延庆城市绿地植物有61科117属167种,集中分布于杨柳科、蔷薇科、菊科;植物物种种类不多,丰富度指数偏低,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在不同绿地中有所差异;灌木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乔木和草本及地被,三者物种多样性指标差别不大;乔木的均匀度指数最高,灌木次之,草本及地被最低。不同园林植物种类分析表明:目前城市绿地中乔灌比为1∶1.04;常绿落叶比为1∶11.20;异色叶树种占6.24%;观花类植物82种占种类的49.10%;野生草花占草本及地被层的89.23%。从视觉效果看,其城市园林绿地景观仍需要提高。参考北京城市绿地的相应指标,提出了各类园林植物使用量的调整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植物在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时会产生生长缓慢或暂时停顿的休眠现象,打破休眠时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称为植物的需冷量。本研究综述了不同需冷量模型并分析了应用情况及效果。Utah模型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且效果较好的估算模型,动力学模型是理论最完善且适用范围最广的估算模型,但仍未推广应用,尤其是国内鲜有报道。需冷量估算模型研究对象主要为休眠芽,对其他休眠器官(球根、种子等)的需冷量研究还不多。与果树等其他园艺作物相比,目前将冷量估算模型应用于观赏植物的研究较少,涉及到植物种类和休眠器官类型都较少。需冷量模型与低温小时数相比能更准确计量及预测解除休眠过程对低温的需求,应用于观赏植物品种区域规划、引种有更好的前景。同时,继续探索需冷量累积的过程中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优化需冷量模型使其在不同气候类型中的应用具有通用型是未来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烯效唑对盆栽芍药生理特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期为盆栽芍药的商品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以盆栽芍药品种‘大富贵’为试验材料,以叶面喷施烯效唑(40 mg/L)为处理组,以叶面喷施清水(0 mg/L)为对照组,对处理后盆栽芍药4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展叶期、现蕾期、透色期、盛花期)的叶片和根部的生理特性以及显微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观察。  结果  与对照相比,烯效唑处理可明显降低盆栽芍药叶片和根部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生成量和积累量,提高细胞膜透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盆栽芍药对环境的适应性;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盆栽芍药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透色期左右出现峰值;烯效唑处理后,盆栽芍药的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有序,根部髓所占比例较对照变大,皮层所占比例变小。  结论  叶面喷施烯效唑能够有效提高盆栽芍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改善叶和根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提升盆栽芍药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