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34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47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柏 (Cupressus torulosa D.Don) ,又名喜马拉雅柏。产于我国西藏东部及南部 ,生长于石灰岩山地。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也有分布。西藏柏系柏科柏木属常绿乔木 ,树高 2 0米 ,树皮灰褐色 ,呈长条状纵裂脱落。生鳞叶的枝圆柱形 ,排列较疏 ,末端鳞叶枝细长 ,微下垂 ,鳞叶排列紧密 ,微被白粉。花期 2至 3月 ,球果翌年成熟 ,深灰褐色 ,果内有多粒种子 ,种子两侧具窄翅。西藏柏树干端直挺立 ,生长旺盛 ,年速生持续期长。喜生于冬无严寒的温暖季节 ,性干旱。西藏柏为喜光树种 ,但能耐侧方蔽阴。对土壤适应性广 ,耐干旱瘠薄 ,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2.
有关远洋中上层鱼类大量聚集在流物周围原因的假说有很多,本文对这些假说进行了总结,认为群聚与群丛理论可以有效的解释这种现象。群聚是指鱼类与流物间距离很近,非常依赖于流物的存在,流物可帮助鱼类获得食物、躲避敌害等。群丛是指鱼类与流物间距离较远,对流物没有明显的依赖性,流物主要起到指示物的作用,帮助鱼类汇集在一起以形成更大的鱼群。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西藏那曲地区一起耗牛炭疽病的发病与处理情况,分析了炭疽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     
北京花卉服务深圳大运会本刊讯8月12~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召开。除精彩纷呈的各项体育赛事活动外,获奖选手手捧的精致典雅的花束也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大运会花束由北京花乡花木集团组织花艺师制作完成。今年6月,经过大运会执行局的严格评审,确定本次大运会的颁奖礼仪用花为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也随之带来养殖疾病横生,这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在诸多养殖类产业化中养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极少出现较为单一的疾病,但是容易出现与其他病毒联合感染形成混染症,这其中以猪蓝耳病混染症最为突出,本文主要探讨了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草园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的人工操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巨山农场果园中,分别在6月初和6月中旬,刈割苹果树行间的紫花苜蓿并将其放在树冠下后,东亚小花蝽既向割草区周围的紫花苜蓿上扩散,也向割草区苹果树上迁移。割草后3天,割草区周围紫花苜蓿上小花蝽数量增加20%~119%,其增加量随距割草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割草区苹果树冠上小花蝽数量比割草前增加2~3倍,蝽螨比可提高14倍,树冠小花蝽增加的数量受小花蝽扩散能力和割草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时刈割苹果园中的紫花苜蓿,对控制害螨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限饲对商品肉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米文正  李骅 《养猪》1996,(3):24-30
采用2×3×2因子设计,研究了两种限饲方式,三种限饲幅度以及在不同限饲幅度下加粗料与否,对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肉质、增重速度、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限饲方式的胴体瘦肉率虽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前期以限饲75%较好,后期限饲则以85%为宜。饲粮中粗纤维水平超过13%~17%对提高瘦肉率降低背膘厚有利,但对增重与饲料利用率有损无益。氮沉积随体重的增加商下降,而在体重50千克左右最高(34%~39%)。  相似文献   
8.
帆式张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对规格为40、50、60、70和80mm网目的帆式张网网囊进行各40网次的选择性试验,分析不同网囊规格的网目选择性能,探讨东海区帆式张网网囊的最小网目尺寸。结果表明,选择规格55mm的网囊网目尺寸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幼鱼及非目标种类兼捕已成为许多网具作业共同存在的问题,提高网具选择性能是降低这种兼捕的重要途径。但是选择性能研究主要是基于从网具中逃逸后的鱼类较轻遭受到网具损害并最终存活。如果逃逸死亡率较高,即使选择性提高也是无宜的,因此应当将鱼类逃逸后生存能力作为网具改进效果的评价指标。本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逃逸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概述,主要包括网具特征、作业时间、作业深度、渔获种类及体长、渔获量及环境因子等;(2)逃逸死亡对资源量和渔业管理决策的影响;(3)总结了近年来通过网具革新措施提高存活率的最新研究概况,如逃逸网片、分离栅及新型材料的应用等。综合分析,认为采取保护幼鱼和非目标种类的一系列措施尽管能够提高鱼类从网具的逃逸几率,但是并不能降低遭遇网具的概率,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管理,避免在幼鱼资源高密度区和产卵季节作业是降低这种未报告死亡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烤烟根系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影响因子、生理及化学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了烤烟根系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