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嫁接茄抗黄萎病特性与苯丙烷类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对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抗性达到免疫或高抗程度,作为砧木嫁接栽培极显地降低了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测定并分析了抗病与感病茄株感病前后可溶性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酚类物质及木质素等指标的变化及特点,从莽草酸-苯丙烷类代谢角度,探讨了嫁接茄子抗黄萎病的生理生化基础,提出PAL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可作为茄子黄萎病抗性的生化  相似文献   
2.
不同茄子砧木防病增产效果与POD同工酶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4种不同砧木,研究茄子嫁接后防病(黄萎病)增产效果,以及嫁接对茄子根、茎、叶不同器官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茄子的防病增产效果与POD同工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病性越强的砧木(如“托鲁巴姆”),其同工酶谱带变化越大,表现为“抗病”特征带的出现与“感病”带的消失或减弱;不同器官比较,根系同工酶变化显著,地上部茎、叶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嫁接不仅直接作用于根系,而且对地上接穗也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POD同工酶谱带的这些变化,可作为鉴定和筛选茄子抗病砧木材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宝利  高艳新 《园艺学报》1998,25(3):300-302
嫁接可显著降低茄子黄萎病的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在感病逆境条件下,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增高,但增高的程度,嫁接茄子极显著低于CK。说明嫁接可有效阻止病原菌的侵染及在体内的扩展,致使以积累脯氨酸来缓解病菌侵害的作用减弱。嫁接后植株体内PAL活性明显升高,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水平,这可能是嫁接茄子表现抗病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嫁接,密度,整枝方式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嫁接(A)、密度(B)、整枝方式(C)对茄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C三因素对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其中A1极显著优于A2,B2极显著成于B1、C2极显著优于C1,最优的处理组合为A1B2C2。嫁接后的抗病效果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密度和整枝是保持群体处于较佳状态,使嫁接效果充分发挥的重要调节因素。在生长期较短的情况下,嫁接茄子需配合适当地密植,使其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