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播量与肥料对苦荞菜产量及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及肥料对苦荞菜产量及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苦荞菜产量影响较大,播量为45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苦荞菜施用肥料处理产量及生长状况均优于不施用任何肥料,施用尿素比施用有机肥叶片表现较绿;在施用尿素的处理中,用量为250 kg/hm2时出苗率最高。施用有机肥各处理出苗率变化不大,但均高于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昆明市冬闲田的现状、空闲原因、影响冬闲田流转的因素、冬闲田开发潜力及途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昆明市冬闲田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核糖体DNA(nrDNA)ITS序列和叶绿体DNA(cpDNA)psbA-trnH序列对云南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进行分子鉴定,并分析不同地理居群间的分子进化及地理分布特征,为黄毛草莓种质鉴定、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12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居群样品为材料,PCR扩增其ITS和psbA-trnH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及序列合并,分别基于ITS和psbA-trnH序列及二者合并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最后利用DnaSP 5.10对ITS和psbA-trnH序列进行核苷酸多样性(π)及单倍型数目、类型和多样性(Hd)分析,并对黄毛草莓居群进行中性检验及分子进化特征分析.[结果]基于ITS和psbA-trnH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12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居群样品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黄毛草莓聚在一个分支上,分支自展值均大于阈值(75%),表明这两种序列均可用于黄毛草莓种质的分子鉴定.基于二者合并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但分支自展值达99%,表明该聚类分析结果更可靠.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ITS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4,排序为迪庆州>昆明市>文山州,psbA-trnH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5,排序为昆明市>迪庆州>文山州,推测ITS和psbA-trnH序列均能显示黄毛草莓居群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格局的相关性.ITS序列长度为668 bp,变异位点百分率为1.8%,共有8种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894±0.078和0.006,以昆明市黄毛草莓样品的单倍型最多,为4种;psbA-trnH序列有203 bp,变异位点百分率为2.5%,psbA-trnH序列共有5种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788±0.090和0.009,以昆明市黄毛草莓样品单倍型最多,为3种,表明两种序列的单倍型均呈现地理分布格局.黄毛草莓ITS和psbA-trnH序列的中性检验Tajima's D值分别为-0.673和0.227(P>0.1),表明云南省12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居群保持稳定状态,在截至目前的历史时间内不存在扩张.[结论]从云南不同地理区域采集的样品均为黄毛草莓.ITS序列和psbA-trnH序列均可作为黄毛草莓的DNA条形码,二者的合并序列更能准确鉴定黄毛草莓种,适用于黄毛草莓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传统栽培苦荞技术的基础上,不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在云南昆明凉山地区探索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栽培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为推广有机苦荞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开展苦荞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昭苦2号的产量最高,达3180.45kg/hm2,产量达3000.0kg/hm2。的品种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是云荞1号、彝良苦荞、武定苦荞和毕节苦荞,其他苦荞品种的产量都在3000.0kg./hm2以下。怒江苦荞和巍山苦荞在昆明两区种植产量比较低,而红土地苦荞品种产量最低,对于彝良苦荞、武定苦荞、毕节苦荞在昆明两区种植表现良好,具有继续再筛选、提纯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几年昆明市苦荞面积、产量、投入与产出等方面的定量分析得知,昆明市苦荞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加,投入相对减少,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随价格因素上下浮动。文章主要阐述苦荞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策支持和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昆明洋蓟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蓟(Cynara scolymus L.),又名法国百合、荷兰百合、朝鲜蓟,为菊科菜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欧地中海沿岸,生长于阳光充足、温暖且不太潮湿的海边地区.洋蓟食用部分为花蕾的总苞和花托,有类似板栗的香味,内含有菜蓟素、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天门冬酰胺等物质,是一种高营养保健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皇",经常食用具有保护肝肾和增强肝脏排毒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保护心血管的功效.目前,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据国际粮农组织的统计,国际市场每年对洋蓟花苞的需求量在150万t以上.而目前全世界的产量仅为110万t,缺口很大.  相似文献   
9.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改良及切花玫瑰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设施大棚栽培试验方法,研究自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及切花玫瑰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处理中,施用80L/667m~2复合微生物菌剂+1 000kg有机肥+常规施肥减20%的效果最好,pH及土壤电导率(EC)降低,分别为6.92和0.88ms/cm;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多样性及数量提高,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分别为0.42g/kg、0.26g/kg和137.80mg/kg,有机质含量为26.69g/kg;细菌与真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6 5和0.173 1,细菌与真菌数量分别为7.40×10~6 CFU/g和4.02×10~4 CFU/g;鲜切花总产量和A、B级花比例最高,分别为2 058枝/10.5m~2和38%;渗水深度增大,≥28cm。复合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活化被土壤固化的养分,有效促进养分转化,调节土壤酸碱性,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玫瑰鲜切花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0.
洋蓟(CynarascolymusL.)又名朝鲜蓟、法国百合,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主要食用部分为花苞中肥嫩的苞片及花托,是一种名贵具高营养价值的保健蔬菜,罗马已有两千多年、欧美有上百年的食用史,被誉为“蔬菜之皇”。具有增强肝、肾功能,降低胆固醇,促进消化,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脂等作用。上海、山东、浙江、湖南等地亦已有栽培,但由于该作物属低温春化植物,花苞生长期适于15~18℃的相对稳定温度,以及其他生长条件所限,至今未能在当地形成规模和产业。近两年昆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昆明英之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