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西省小麦茎基腐病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小麦药剂拌种是预防小麦土传种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通过不同拌种药剂筛选试验,探索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有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常规剂量1.5倍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常规剂量1.5倍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常规剂量1.5倍5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拌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陕西近年来蝗虫发生分布现状及生态治理对策;通过生态治理,蝗虫发生面积明显缩减,取得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今后蝗虫防治提出建议,逐步实现蝗灾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3.
氨基寡糖素对小麦的生长调节作用及增产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寡糖素对小麦具有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提高抗病能力、增加地上干物质及增产等功效。2013年陕西省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施用5%氨基寡糖素AS,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每667 m2可增产6%以上。通过对氨基寡糖素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其适合浓度和最佳施药次数以及在小麦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在历经近30a后,吸浆虫再度在陕西省广大麦区严重暴发,进入建国以来第三轮暴发周期。针对吸浆虫发生形势,陕西省植保总站组织各级植保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吸浆虫调查监测及多项试验示范,分析了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特点、重发原因,提出了适合当前生产实际的"系统监测、穗期保护、分级化防"的防治技术模式,实施"兼防一般田块、普防达标田块、统防重发田块"为主的防治策略,指导各地有效地控制了吸浆虫危害。  相似文献   
5.
受品种、气象、栽培和越冬及人为因素等影响,2009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中度至偏重发生,陕南局部重发生,从2001—2009年条锈病发生情况来看,认为小麦条锈病今后仍将在陕西省处于重发态势,是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将是陕西省农业植保部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综合治理对策,大力推广抗病品种,实施生态治理,坚持“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喷雾施药,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了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展不同药剂混配的防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早疫病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代森锰锌+ 氟噻唑吡乙酮药剂组合对早疫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74.2%、70.3%、67.6%,兼有防控晚疫病作用,建议推广使用;丙森锌+烯酰吗啉、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氟啶胺+氟菌·霜霉威、嘧菌酯+噁酮·霜脲氰处理的防效较差,依次为:58.9%、54.6%、50.8%和50.5%。  相似文献   
7.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陕西关中地区近年来设施蔬菜发展的重点产业,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的加快,日光温室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设施蔬菜连年种植,加之面积不断扩大,合理轮作困难,导致连作重茬严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不同防治时期、不同防治次数的小麦"一喷三防"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前施药对小麦赤霉病、小麦吸浆虫防治效果最好,对其它病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杨花后灌浆前期施药,对小麦蚜虫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9.
玉米瘤黑粉病又名“乌霉病”,是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植株地上幼嫩组织和器官均可发病,病部的典型特征是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瘤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在玉米生长各个时期,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均都能生出瘤状菌瘿,破坏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供应,往往造成玉米产量损失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0.
2010年-2012年,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连续三年组织相关市县,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分布开展了普查,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目前已在我省4市发生,分布在21县,全省发生面积12.18万hm2,呈现出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