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DHA对小鼠脂肪组织和肝脏生脂及脂解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小鼠脂肪组织和肝脏生脂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基因(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及脂解相关基因激素敏感脂酶基因(HS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时序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DHA(6.25和12.5 g/kg)灌胃小鼠,分别于0,1,2,4,8,16和24 h处死,取脂肪组织和肝脏,提取总RNA,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方法检测生脂及脂解基因PPARγ、SREBP-1c、FAS,及脂解相关基因HSL和TGH的时序表达规律。【结果】脂肪组织中DHA均可促进PPARγ、FAS、HSL和TGH基因的转录表达,8 h达到峰值,其后表达量下降;抑制SREBP-1c基因的表达,8 h达到最低,之后上升。肝脏中DHA均可抑制PPARγ、SREBP-1c、FAS和HSL基因的转录表达,且表达量分别于8,8,8和16 h达到最低,之后表达量上升;DHA对TGH的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DHA通过促进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及抑制肝脏中脂肪合成与分解来调节动物体脂沉积。  相似文献   
2.
DHA对小鼠脂肪生成基因的时序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小鼠脂肪组织与肝脏中生脂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的影响。用两种浓度DHA(6.25 g/kg体重和12.5 g/kg体重)灌胃小鼠,分别于0、1、2、4、8、16和24 h处死,取肝脏和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方法检测生脂基因(PPARγ、SREBP-1c、FAS)的时序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脂肪组织中DHA可上调PPARγ和FAS的转录表达,8h达到峰值,其后表达量下降,SREBP-1c表达规律与这两种基因相反;肝脏中DHA能下调PPARγ、SREBP-1c、FAS的转录表达,8h达到最低,其后表达量上升。推测DHA可通过促进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以及抑制肝脏中脂肪合成来调节体脂沉积。  相似文献   
3.
将120只蛋仔鸡(3日龄)随机分为10组,以常规方法进行饲喂,把不同浓度的铅与Vc(Vc用量为0.2mg/g,铅用量为0.02mg/g,0.05mg/g,0.08mg/g,0.11mg/g)配成溶液,用小针管进行口腔灌服,饲养14日后空腹抽血,测定血液中丙二醛(加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血液中MDA含量升高,其中Pb(3)、Pb(4)组升高显著(P〈0.05),Vc+Pb组无显著性差异;SOD活性显著降低,Pb(4)组差异极显著(P〈0.01),Pb(1)、Vc+Pb(1)组差异不显著,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在Pb(1)、Pb(2)组明显降低(P〈0.05),Pb(3)组显著升高(P〈0.05),Pb(4)组无变化(P〉0.05),vc+Pb组差异显著;0玎活性逐渐降低,Pb(3)、Pb(4)、Vc+pb(3)、Vc+pb(4)组差异极显著(P〈0.01),Pb(2)、Vc+Pb(2)差异显著(P〈0.05);Vc+Pb组与加Pb组比较,Vc+Pb(4)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将120只蛋仔鸡(3日龄)随机分为10组,以常规方法进行饲喂,把不同浓度的铅与Vc(Vc用量为0.2mg/g,铅用量为0.02mg/g,0.05mg/g,0.08mg/g,0.11mg/g)配成溶液,用小针管进行口腔灌服,饲养14日后空腹抽血,测定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血液中MDA含量升高,其中Pb(3)、Pb(4)组升高显著(P<0.05),Vc Pb组无显著性差异;SOD活性显著降低,Pb(4)组差异极显著(P<0.01),Pb(1)、Vc Pb(1)组差异不显著,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在Pb(1)、Pb(2)组明显降低(P<0.05),Pb(3)组显著升高(P<0.05),Pb(4)组无变化(P>0.05),Vc Pb组差异显著;CAT活性逐渐降低,Pb(3)、Pb(4)、Vc pb(3)、Vc pb(4)组差异极显著(P<0.01),Pb(2)、Vc Pb(2)差异显著(P<0.05);Vc Pb组与加Pb组比较,Vc Pb(4)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