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是产量得不到明显提高,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病害造成的,造成病害的原因之一是重茬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玉米田土壤封闭的三混除草剂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在不同剂量处理下对杂草的防效和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有效成分用量1 890~2 205 g·hm-2在玉米播后苗前施用,对玉米田主要杂草稗草、藜、本氏蓼、苘麻等杂草均有较好效果。施药后40 d,对试验玉米田杂草总草的株数防效为86.8%~95.0%,鲜重防效为88.9%~96.5%。各个剂量处理后的20 d和40 d及抽雄期,玉米均未出现药害,同时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无影响。各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相比玉米产量均增产显著,增产率为74.4%~81.4%。说明土壤封闭除草剂42%精异丙甲草胺·异噁唑草酮·莠去津悬乳剂在对玉米安全的同时对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用于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时,适宜的施药剂量为4 500~5 250 mL·hm-2(有效成分用量1 890~2 205 g·hm-2)。  相似文献   
3.
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小麦叶部根腐病菌(Helminthosporium sativum)为目标菌,采用病菌细胞壁富集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该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细菌菌株G0402,根据细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认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该菌对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离体实验表明,该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病斑扩展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粗酶液能使菌丝出现扭曲变形,细胞壁明显的瓦解。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39%氟·松·烯草酮乳油对东北地区春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最佳用量,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9%氟·松·烯草酮乳油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11.0,666.5,722.0和1 333.0 g·hm-2的条件下,施药后30 d,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总的株数防效分别为93.9%、97.0%、98.7%和99.6%,总草鲜重防效分别为96.0%、98.3%、99.1%和99.8%,与空白对照相比,大豆增产率分别为196.2%、203.8%、204.9%和198.1%。由此可知,39%氟·松·烯草酮乳油在本试验剂量下,于大豆1~2片复叶、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大豆安全,除草效果好,有增产作用,可作为东北地区春大豆田除草剂使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105.0~123.0 mL·(666.7 m2)-1,即有效成分用量为611.0~722.0 g·hm-2。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础数据指导监测点位布设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北京顺义区重金属Cd污染监测为例,研究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在不同数据情境下的点位布设方法。首先划分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的基础数据情境,其次探讨了点位布设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数据情境,最后利用均匀变异指数和偏离指数评价点位布设的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无历史,无辅助”、“无历史,有辅助”、“有历史,无辅助”、“有历史,有辅助”、“历史充足”5种基础数据情境,并分别推荐了系统/随机采样布局、无偏采样布局、加密采样布局、加密/无偏采样布局、去冗精化布点策略。(2)顺义区西部属于“无历史,无辅助”数据情境,采用系统采样布局;顺义区东部属于“历史充足”数据情境,采用去冗精化处理。顺义区的均匀变异指数由原始0.546下降到0.490,尤其是顺义区东部均匀变异指数下降到0.468,且偏离指数小于原始样本点布局,验证了不同数据情境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该研究可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