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是稻作农业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故农业(包括稻作农业、麦作农业、粟作农业、高梁种植业)被视为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时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稻作农耕的发明或传播,在世界各地虽有早有晚,但自稻作农耕发明以降,遂与稻作农耕区的居民结下不解之缘,迄至今天。随着稻作农耕的不断发展,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并可大致分为稻作农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拙文拟就稻作农耕文化内涵中的稻作农具、作物遗存、稻田遗迹、水利工程、仓储遗迹与遗物及稻作农耕民俗和反映稻作农耕的雕塑、绘画作品、诗词、谚语等作一初浅的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魏露苓 《农业考古》2001,(4):330-332,353
中国与印度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 ,中印两大古老文明之间有过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就茶叶的利用而言 ,中印两国起步都很早 ,当今两国都是茶叶生产大国。在茶树栽培与茶文化方面 ,两国之间互相有何影响 ,也值得研究。该领域原本不是笔者所长 ,现仅将在印度访学期间所见所闻的有关材料整理分析并提出粗浅的见解。拿来他山之石 ,以攻中印茶文化渊源之玉。一、语言中的踪迹在印度几种主要现代语言的共同祖先———古梵语中 ,茶有shyamaparni和chaha两个名称。其中shyamaparni,意思为“黑色叶子…  相似文献   
3.
《稻品》作者黄省曾考(摘要)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魏露苓《稻品》是继宋代曾安止《禾谱》之后,我国古代第二部记录水稻品种的专书,是研究我国水稻品种资源的珍贵文献。《稻品》作者黄省曾是明代文人,出身殷实之家。嗜书如命,著述颇丰。本文考证其家世、生平并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鱼是由中国人最早培育成功的观赏用鱼。金鱼谱录是专门记录金鱼品种和饲养技术的专书,出现在明、清两代。这类书籍均由长期喂养金鱼的文人雅士或爱好者写出,是潜心养金鱼的人十几甚至几十年养鱼经验的结晶,极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书中所记的珍贵品种和饲养技术,对现在的金鱼选育、喂养和玩赏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与印尼关系密切,在农业科技方面有着较多的交流.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文化传入印尼,中国的白菜、韭菜、荔枝、龙眼、肉桂等蔬菜水果,被移植到印尼,广泛栽种.另一方面,古代印尼的动植物输入中国,尤其是印尼的香料被中国人广泛采用,用于烹调或者用于医药或者用于贵族祭祀庆典等方面.中印两国在农业生产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两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5日,应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的邀请,日本国大阪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片山刚先生前来农史室进行学术交流。片山先生是明清广东乡村社会和经济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近十年来一直在广东进行当代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整个交流活动包括学术报告、讨论和参观。学术报告会由农史研究室主任倪根金副研究员主持。报告题目为《清代顺德县龙山镇大同墟与区域市场的结构》,是片山教授近年来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涉及资料中有方志等文献和调查、采访所得的材料。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显示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农史室全体科研人员与人文学院、…  相似文献   
7.
广东农史学会第五次年会暨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成立村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1月4日至6日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这次学术盛会由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农委。广东农史研究会、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联合举办。来自中央农业部、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江西省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40多个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香港学者、法国和埃及的留学生、梁家勉教授的家…  相似文献   
8.
魏露苓 《农业考古》2006,(1):251-255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多样化的人种和语言、多样化的宗教,还有多姿多彩的神话。尤其令人目不暇接的是它那具多元性和丰富性、魅力无穷的文化。人称印度的365天中有366个节。这种讲法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这个国家确实有很多名堂的节日。而且,他们的节日总是与其宗教、文化甚至神话紧密相连,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人一睹为快。笔者在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到印度的安拉哈巴德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有幸赶上了十二年一度的盛典——KumbhaMela节。这是在安拉哈巴德市郊的恒…  相似文献   
9.
周肇基教授是我国著名农业历史学家、农学科普专家和花卉专家。历任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所)第二任主任、名誉主任,科技史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当代农业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广东农史研究会第二、三届会长。九三学社华南农业大学支社改革开放后首任主任委员。他学术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即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联系.本文收集相关资料力图系统论述古代中国与菲律宾的农业技术交流,以就教于国内外同行,并期待对今天的中国与菲律宾的农业技术交流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