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在东港市发生特点,主要包括:不同品种发病率不同,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不同播种期发病率不同,同一品种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并提出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玉米苗期心叶扭曲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62-163
阐述了玉米苗期心叶扭曲的症状,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鹿平  王树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191-193
以安徽省国土资源监测实践工作为案例,以理论分析为契入点,按照"监测项目+监测网络"内容逻辑,明确国土资源监测项目类型,立足优化国土资源监测运行机制,构建国土资源监测网络体系,为安徽省及全国类似区域国土资源监测规范运作和科学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建设用地减量增长的内涵、意义、必要性和理论基础;以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存量建设使用指标,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和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安徽省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全省城镇发展用地已从增量扩张向增量与存量并重转变,建设用地潜力为9.03万hm2;采取缩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增加建设用地流量指标等措施,既能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又能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减增量、甚至零增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作为评价底图,以全省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作为评价对象,采用"限制性"因子法做宜耕性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有112 353.13 hm~2,主要体征是总量少、分布不均,主要地类是内陆滩涂和其他荒草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有土地规划、开发成本、生态环境和图斑破碎度。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东港地区的应用效果及操作技术,以为提高秸秆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