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在21世纪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聚集在美丽的环境和美丽的乡村。虽然中国的乡村旅游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中国的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乡村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探讨。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组成力量,为现代化建设进程输出了不竭动力。但是,从城镇化建设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城镇化进程仍显缓慢。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上,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和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这种发展态势,只有积极寻求新思路,探索应对措施,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的主要产业主要是以第一产业的农业、牲畜养殖为主,其产业的质量和情况影响到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农村的发展情况整体要落后于城镇发展,因此农村的经济发展能够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并且有利于城镇与农村之间差距的缩小,有利于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平衡。然而,单单凭借自身的力量,很多贫困农村是无法自己发展的,因此需要国家的扶持和资金资源的支撑,而精准扶贫就是我国针对贫困地区的一项扶持政策,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提高扶持的效率,还能够节省资源资金,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对此,本文将对精准扶贫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是农业大国,而农业是我国的基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最重要的培养一批具有文化,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专业农民。新的专业农民不再是简单的生活手段,而是一个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正在向城市地区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我们如何吸引更多有知识和有能力的人投资农业生产,保障中国农业的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力培育新型专业农民,培育新型专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发展相比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在各项成果上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然而,贫困问题在我国仍然存在,全国到目前仍然没有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且每个地区发展情况、贫困程度都各有不同,这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都是一个难题和挑战。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在这个战略下,国家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帮助人民脱贫,解决生活问题和发展问题。而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商平台的运营逐渐成熟,通过发展农村电商进行精准扶贫也成为一项大热门。对此,本文将对电商扶贫的含义、机制以及具体策略等方面阐述,希望对农村电商的精准扶贫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更是有中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类别、培育要求,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对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目前,在我国工业扶贫过程中,存在很多发展问题。需要大力依靠产业扶贫项目,将我国的"输血式扶贫"模式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达到彻底的扶贫目的。产业扶贫是一项社会性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保证政府的主导位置,而且要积极地引导其他社会主体参与,达到最大化地使用社会资源实现扶贫的目的。文章站在社会治理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产业扶贫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一直是我国产业的基础,其中包含的农林牧渔业等为我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物质,因此,农业的发展和升级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人口众多,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农业市场需求都很大,因此根据国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且对于提高农业的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库存和成本具有显著效果,最终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对此,本文将以河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为例,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调整建议进行分析,从而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