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1982~1985年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农58号和新杂1号黄瓜抗病性较强,津研1号黄瓜感病。多茵灵的防效显著优于托布津和代森铵。选用抗病品种、改善土、水、肥条件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效最为显著,达94.9%  相似文献   
2.
1982年以来,我们针对合肥市大白菜病害日益严重的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连续多年对大白菜三大病害进行了以防病栽培技术为中心的试验研究,兹将结果分述如下,以供参考。(一)防治策略抓住影响大白菜病害发生流行的水湿这一关键因素,实施以改进耕作、栽培及管理技术措施为主,选用抗病品种,配合必要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水稻白叶枯病流行区,是由南向北迁移的,从老病窝沿江江南圩区,向江淮丘陵稻区和沿淮淮北新稻区扩展。病区日益扩大,发病面积日益增加,产量损失逐年加重,是安徽省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严重障碍。我们在1963—1966年和1970—1977年间,对全省作稻白叶枯病流行区变迁及其原因的调查,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合肥郊区番茄青枯病病原细菌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生长适湿、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等性状的测定,将引致合肥地区番茄青枯病的病原细菌鉴定为青枯假单胞菌。并按照致病性和生理生化反应,将其定为致病性性强的小种1或生物型Ⅲ。  相似文献   
5.
采用杂交和回交相结合,并自回交后代才参与病理程序的选育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田间抗青枯病性和丰产性的番茄黄山2号。  相似文献   
6.
在蔬菜病害种类调查时,发现了落葵上的三种病害,经诊断鉴定,确定为落葵褐色圆斑病、落葵茎基腐病和落葵苗腐病。在柯赫氏试验的同时,测定了病菌的生长温度并拍了它们的形态照片。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耕作和栽培方式的关系极为密切。本研究采用深翻晒垡土壤、适期晚播、高平畦种植、中耕晾脚和增加生长期追肥的措施进行防病试验,效果显著。全处理与不处理间的平均防效达79.44%。  相似文献   
8.
在大白菜软腐病和霜霉病流行的合肥地区,采用土壤深耕晒垡,适期晚播、高平畦种植、中耕晾脚,增加生长中后期追肥和必要的药剂防治病虫等一套综合措施,防病效果显著。软腐病和霜霉病的田间平均发病率1984年分别降低到5%和20%,每亩增收净菜468公斤;1986年分别降低到1.5%和7.9%,每亩增收净菜1174公斤。综合运用整套措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项措施,而土壤深耕晒垡对软腐病的防效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