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在几篇论及农业文化扩展问题和欧洲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文章中曾引证或提到过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因而收到一些对这种研究方法感到兴趣的同志们的来信,询及该文研究方法的细节。由于这篇论文在论证欧洲农业起源的模式上起到了重大作用,所以自发表后受到考古界的高度重视。时至今日,无论是权威性的考古著作,还是科学普及文章,都仍然维持这篇论文的结论。或许它对于启发思路,拓宽中国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研究的领域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史前农业经济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考古遗址中反映经济形态的实物资料之一——植物遗存也会愈来愈具有研究的价值。这些体积甚小的遗物在一般发掘工作中很容易被人忽视,而且仅凭肉眼也的确很难辨识。另外,如果想全面研究一个遗址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不能仅对一两个灰坑,几个窖穴中的灰土作“抽样式”的发掘与研究,也不能仅对遗址的某一层位作试点分析,而是要大面积地全面对遗址进行揭露和尽可能多地攫  相似文献   
3.
农业起源的研究与环境考古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起源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在几年前还是不可想像的。究其原因,我想大致有这样两个方面,其一:从考古理论上认识到农业起源的研究与新石器时代考古之间的关系。以农业起源作为新石器时代起始的标准,这一点现在已为大多数考古学者所接受。没有这个认识上的转变,农业起源的研究就谈不上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二:近年来,田野考古的新发现突破了五十年来新石器时代范围的上限,不仅仅是在仰韶文化的中心地区发现了诸如“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等所  相似文献   
4.
一、考古发现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意义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最终从消极地适应环境转变为积极地改造环境。从人类进化的意义上来说,农业的发明是人类体质进化完成之后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基于这个原因,目前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新石器时代应以农业的出现作为它的标志。农业起源的探索,作为考古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专题,已越来越受到考古学家的注意。农业起源的研究,最初只限于植物学家和农学家的研究范围。世界上最早提出这一课题的科学家大都是从植物学和农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我国,由于最古的文字记载中就有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同志们:你们好!十分感谢你们寄来的样书。能在这里读到它,真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兴奋之情。看到《农业考古》越办越好,作者与读者日益增加,影响日益扩大,心中十分高兴。尤其身在海外,知道国内的同志们在不停的奋斗,更是感触良多。只要有条件,我准备在这里向德国考古界的同行们介绍国内农业考古研究的现状。这里许多人都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和科技感兴趣,只是苦于资料缺乏。我想,贵刊肯定可以作为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苏联著名考古学家卡博近年全面阐述苏联学者对原始农业经济起源成果的论著,发表在西方重要的理论刊物《Current Anthropology》上,曾引起西方学者的浓厚兴趣。现请黄其煦同志译出发表,希望也能引起我国农业考古学家们的注意,并且可以使我们对苏联学者们有关农业起源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有一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一欧洲的农耕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出现是与西亚农耕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一点已为考古研究所证实。尽管碳十四年代测定方法的出现,对这一文化发展的绝对年代序列体系作出重大修正,但这一结论至今仍然是完全正确的。西亚农业起源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已为许多考古学者所关注;如果从了解农业由发生到发展,以至向其它地区扩展的全过程来讲,认识欧洲农业与西亚农耕文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农耕文化在欧洲境内的传播情况,应该说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真正“发生”农业的所谓“起源中心”,毕竟是有限的几个地区,就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农业起源已成为考古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农业最早产生的中心地区之一。不过,目前的考古学研究进程表明:在我国的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还存在着编年上的重大缺环。尽管也发现了一些可喜的迹象,但农业起源的问题还不能说是得到了最终的解决。这里我想对世界上另一个农业起源中心——美洲中部的农业起源考古研究作一概要的介绍,或许会对解决我国农业起源的悬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同志们:见到《农业考古》第二期,谢谢你们的编辑工作。我一直对农业考古有兴趣,现在能有这样一个专门园地,我很感谢你们的开拓工作。尤其是现在有些考古工作者尚未认识到这一专题的重要性,你们的工作就显得难能可贵。目前,国外的农业考古搞得十分活跃,有许多理论、经验和技术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从时间上看,我们大约落后人家一个世纪。欧洲最早于十九世纪中叶就认识到农业考古的重要性了。可是国内有些人对这一专题的研究还很不以为然,认为考古就是瓶瓶罐罐分期排队。  相似文献   
10.
三、有关作物的起源的讨论 A.(粟Setaria italica) 粟就是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小米”。在粟中,穗比较长大,下垂的一种,称为Setaria italica Beauv.var.maxima AL.,在我国典籍中称为“粱”,穗比较短小,近于直立的一种,称为Setaria italica Beaux.var.germanica Trin.,这就是粟,就目前来看,所种的大多是“粱”,而一般称为“粟”;后者的“粟”,除在出区偶有种植外,已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