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通过零磁模拟空间诱变处理水稻干种子后,选育出的不育系与经辐射处理选育出的恢复系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玉优1号,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品种不同地区均表现稳产、高产且品质优,2007~2008年玉优1号累计在陕西省、福建省等地推广种植3 000 hm2,稻谷收购价比其他杂交稻谷贵0.2元/kg,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杂交水稻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益和降低种植杂交水稻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零磁场模拟空间条件(采用双层磁屏蔽结构和线圈补偿方式相结合的大型2 6面体磁屏蔽装置,直径2 .3m ,磁强度小于2 0nT ,为地球磁强度的4×10 - 4) ,处理水稻干种子1年,从后代选育出不育株,经人工杂交和试管授粉方式进行保持系与不育株成对跟踪回交、纯化、病毒素胁迫,选育出稳定、醇香、优质不育系玉- 0 8A。玉- 0 8A田间群体不育株率10 0 % ,镜检结果不育花粉率99 82 % ,套袋自交不实率10 0 % ,花器结构好,柱头发达,外露率高,张颖角度大,花时较集中,可恢复性好,容易繁殖制种,符合国家制定的不育系标准[1,2 ] 。2 0 0 2年8月通过江苏省…  相似文献   
4.
零磁空间诱发优质籼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稻新型不育系玉-08A是经零磁场空间处理后,经多年人工及试管离体授粉回交转育选育而成。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实率达100%,比珍汕97A产量增产58.1%;制种产量增产62.6%。杂交组合玉优一号比对照汕优63增产5%~8%,杂交稻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的12项指标中,蛋白质、垩白度、透明度等9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综合评价为优质二级米标准。  相似文献   
5.
6.
稻米品质诱变育种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国内稻米品质差主要表现为整精米率低、垩白率高、垩白面积大和直链淀粉含量过高。稻米品质一般受主效基因加微效基因控制。对主效基因为主控制的品质性状,可采用诱发点突变或易位突变的方法加以改良,对微效基因为主控制的品质性状可采用多次重复诱变,定向选择的方法积累有关品质性状的增效基因。我们通过诱变育种已获得两个优质、高产、稳产的中晚粳新品系“台辐粳”和“宁香9506”。稻米品质育种的研究要适应市场需要,走科、工、农、贸一条龙的道路,以实现稻米品质育种成果产业化、商品化。  相似文献   
7.
太空条件处理不同水稻亲本材料诱变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就太空条件诱发不同籼稻基因型材料变异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太空条件处理水稻干种子后,细胞学观察发现,被处理的材料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而其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分蘖率等与对照相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或刺激作用;后代出现丰富的变异类型,选出的突变体能遗传到下一代。  相似文献   
8.
杂交中籼粤优938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杂交中籼粤优938在江苏金湖县大面积示范中表现出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杂籼稻粤优938亲本特性及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优93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育成,于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粤优938母本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高,一般制种产量为225~250kg/亩,高产潜力达300~325kg/亩。本文介绍了粤优938的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1 亲本特征母本系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株高85±5cm,穗长20±2cm,每穗颖花数165.5±25.8个,包颈度(24.5±5.8)%,柱头外露率100%,异交结实率(61.5±9.8)%,千粒重23.5±0.3g。全生育期120±2d,单株总叶片数14±1,从播种(浸种)至抽穗的时间85±2d。大田营养生长表现分蘖力强…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水稻作为江苏省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支撑产业的地位将持续不变。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产消过剩、外销不畅 ,稻米商品质量差、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江苏水稻产业内部围绕优质、高效的调整已势在必行。根据先以消定产、后以销定产的原则 ,江苏籼粳稻种植面积配比以 1∶ 2为宜。必须加强稻米品质改良的育种和栽培研究 ,倡导无公害化栽培技术。密切注意水稻产、加、销关系的政策研究 ,培养稻米产品品牌意识 ,推进江苏水稻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