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静脉输入药物达到治疗效果;但静脉输液过程会给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带来一定的不适和心理压力.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使患者在输液治疗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加速疾病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体验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红  刘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03-8505
[目的]评估休闲农业体验价值。[方法]从感觉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5个方面为休闲农业体验价值评估设计一级指标,对这5个一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得出20个细分指标,为细分指标设置更为具体的评分点,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一级因素和二级因素的标度,建立判别矩阵,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各级评估因素权重,在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模糊判别,从而得到评估结果。[结果]休闲农业体验价值评估总分为83.12。[结论]休闲农业体验价值评估等级为较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类型钝化材料对镉(Cd)砷(As)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黑麦草为供试植物,研究石灰+硫酸亚铁组配(LF)、改性生物炭(MB)和改性桉树屑(MC)对Cd、As的钝化效果及对黑麦草积累Cd、A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pH为8.19,Cd、As含量为6.87、67.59 mg·kg-1的重度污染土壤中,施加质量分数为0.5%、1%、2%的LF和0.25%、0.5%、1%的MB或MC不会引起土壤pH大幅度波动;不同施加量下LF、MB和MC对Cd的钝化效率分别达21.4%~32.9%、25.2%~29.4%和18.4%~24.9%,对As的钝化效率分别达3.5%~24.5%、3.7%~22.1%和11.8%~18.2%;3种材料可通过静电吸引、络合、沉淀等作用促使两种元素向低活性态转化;LF、MB和MC不同施加量均对黑麦草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分别降低了黑麦草地上部6.5%~25.4%、43.9%~48.8%和40.5%~48.3%的Cd含量,33.1%~43.7%、33.6%~38.9%、14.9%~44.4%的As含量;3种材料均可有效阻控黑麦草对Cd、As的吸收与转运。研究表明,实际应用中施加2%的LF或1%的MB、MC均可达到较佳的Cd、As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钝化剂对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化学钝化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其钝化成本低、效率高、种类丰富,具有良好的前景。随着目前环境因素复杂化,土壤酸化日益严重,酸性土壤中重金属也变得多种多样,钝化修复能够较好的响应土壤环境变化,对酸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前景较好。本文对单一型及复合型钝化剂的种类、作用原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分别对其各类型钝化剂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综述。单一类钝化剂主要分无机类和有机类钝化剂,其中无机类钝化剂种类较多,应用较广,主要通过吸附、络合、共沉淀等方式钝化土壤中重金属;复合型钝化剂主要有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有机型,其作用原理与单一型钝化剂相似,与复合型钝化剂相比单一型钝化剂对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针对目前酸性土壤中镉、铅、砷的钝化修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酸性土壤主要通过调节土壤pH来对其修复,基于此总结归纳了酸性土中3种重金属的最适钝化剂种类及其作用机理,针对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对钝化剂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公平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通过分析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和公共图书馆制度,进而分析了图书馆如何实现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的季节对庐山林区的真菌进行了点与面的调查。共报道了庐山的外生菌根真菌14属31种,对它们发生时期,菌的生长习性和分布进行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根据不同的季节对庐山林区的真菌进行了点与面的调查。共报道了庐山的外生菌根真菌14属31种,对它们发生时期、菌的生长习性和分布进行详细的报道。尤其它们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息息相关,这为进一步对该林区森林生态系统中与这些菌类有关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技术,通过实施云南省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项目,对各修复技术进行比选,对优选出的稳定化修复技术涉及的稳定化药剂进行归纳分析,并开展了小试—中试—工程实施系统的工艺研究、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保证了修复效果并降低了修复成本,实现了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形成了控源—减量—降活—低吸—农产品安全达标生产的修复模式,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稳定化—植物—农艺调控的联合修复技术体系,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生态建设、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