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地膜覆盖栽培西瓜技术,通过1983—1985年的生产实践,我县广大瓜农和科技人员一致认为是成功的。总结小曹、后孙、河沟李几个点的经验。一是栽培效果好,能够增温保墒,可以早播种快出苗。比常规法播种的早出苗10天以上;出苗率可达95%以上比常规法提高12%;没有空瓜秧,比常规法生育同期提高座瓜率20%以上;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二是经济效益高,亩收入400元以上,比常规法增收25%以上。三是社会效果好。西瓜比往年早上市7—10天;增加上市量,价格可保持相对稳定,拉长了市场供应时期;西瓜拉秧之后又是秋菜或其他作物的好茬口,并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有几个技术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防治棉铃虫的实践中采取了控制全世代的发生发展,综合防治各虫态的策略,保护了棉花不受棉铃虫威胁,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棉铃虫日超加重危害的表现,首先是发生数量惊人,仅一个蛾峰可诱集成虫万公斤,百株累计落卵上千粒,幼虫几十头;其次是发生范围扩大,除棉花以外粮、菜、果、花均被害;再次是菊酯类农药浓度比七十年代末加大10位以上,害虫抗药性增加几十倍,成本提高十余倍;第四是领导、棉农、科技人员全体出动,害虫仍然控制不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东光县1992年棉花总产仅是最高年产的  相似文献   
4.
东光县是植棉面积较大的老棉区,由于土质地力、耕作习惯、生产条件及技术力量等诸因素的制约,棉田与其它作物倒茬实有困难,形成棉田连作,产量低而不稳,成为生产中一大难题。经近几年全面考察与研究,找到了低产的原因,实施了改进的配套措施,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