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Gastrodia elata多年生草本,全体不含叶绿素,地下茎肉质肥厚。初夏由块茎顶部抽出直立单一的地上茎,不分枝,黄褐色,宛如箭杆,故称“赤箭”。高80~120cm。蒴果直立,花期6~7月,果期7~8月。1栽培地选择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与其共生,才能得到营养,赖以繁殖和生长。所以天麻生长的地方,一定会伴有大量蜜环菌。所以,选择天麻栽培地点,一定要使天麻与蜜环菌结合好,这就是人工培养天麻成功的条件。可选择稀疏林地、竹林、山后的二荒地,坡地和平地。土壤以沙壤土或沙土为宜,忌粘黄土和涝洼地。天麻对整地要求不严,只要…  相似文献   
2.
利用病原线虫防治松扁叶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扁叶蜂,以幼虫取食油松、赤松针叶,作者根据掌握的其生物学特性,探索用生物防治控制该虫的发生。方法是利用芫菁夜蛾线虫在室内和林间侵染松扁叶蜂幼虫。结果表明:病原线虫对松扁叶蜂有较强的致死能力,剂量越大,死亡速度越快,侵染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搭建遮光棚模拟空旷地(不遮光对照)、林隙(46%遮光)、林下(81%遮光)等3种光照环境,研究了黑松Pinus thunberg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赤松Pinus densiflora等幼树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随梯度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以期了解3个树种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性对策,为华北地区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及长期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黑松幼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EWUE),性能指数(Iabs),质体醌库的面积(Sm),PSⅡ捕获的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PSⅡ捕获的能量从QB传递到PSⅠ的效率(ΨRE),单位反应中心吸收(ABS/RC)、捕获(TRo/RC)、用于电子传递(ETo/RC)的能量均减小。油松幼树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EWUE),性能指数(Iabs),PSⅡ捕获的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PSⅡ捕获的能量从QB传递到PSⅠ的效率(ΨRE),单位反应中心吸收(ABS/RC)、捕获(TRo/RC)、用于电子传递(ETo/RC)的能量在46%遮光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赤松幼树光合特征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遮光条件下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赤松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强,能够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黑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状况较好;油松适宜在轻度遮光的林隙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泰山油松古树树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树名木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健康状况是实施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的基础。选择有代表性的15株泰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古树,运用层次分析法(APH)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泰山油松古树树势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所调查的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枯死状态等4个方面共14个指标。研究表明:15株油松古树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老表征,轻度衰老古树E0051和I0001与健壮油松相比,各项指标没有明显下降;中度衰老古树D0110,E0043,G0002等树冠残缺、枝条枯死、光合能力下降;J0008,E1108,E1097和E0002树势衰老情况严重,针叶稀疏、主枝及大枝大量枯死、细胞膜透性受到损伤。根据树势的不同,对油松古树进行复壮养护处理。图1表13参30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根据叶螨发生程度和叶片受害程度,确定古松、柏上叶螨类防治指标为20头/20cm枝段。并选取常用的六种杀虫杀螨剂对古松和古柏上的叶螨进行化学防治,其中以灭虫灵、立打螨等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泰山不同种源黑松的生长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安市泰山林场竹林寺景区引种的日本黑松已初步获得成功,并表现出其特有的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特性。1996~1999年,作者对引种的不同种源的日本黑松在幼林期的生长量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进一步扩大栽培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观察山东沂源5株叶籽银杏的成熟种子形态,发现叶生种子形状多样,大小较正常种子小1/2~1/4,背凸腹平;核体内上部1/5~3/5处为“空腔”,棱线不明显;内种皮珠孔端棕色,萎缩、皱褶或不发育;种仁多种形状,较圆滑。测定叶生种予的种质量、核质量分别为3.72、0.79g,出核率、出仁率分别为21.40%、48.5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