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水稻育种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地方品种的评选鉴定、引种鉴定和系统选育、杂交高产育种和优质、高产、多抗育种。杂交高产育种阶段,我所选育高产品种15个。提高杂交育种成效的关键是:(1)杂交亲本的选配。就高产育种而言,以品种间杂交的效果最大;(2)根据水稻喜温感光的特性,采取人工环境控制栽培的增代技术,缩短育种年限,育成一个新品种只需2—3年时间,比以往缩短3—5年;(3)根据水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认真细致地选择杂交后代,可以减少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和提高育种成效;(4)根据产量性状、米质、苗期抗寒性、耐肥性等的相关性可以提高对杂交后代产量潜力和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高产仍然是水稻育种的基础指标。要使所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一是抓国内主体亲缘的聚合积累和高产基因的开发;二是抓扩大贮藏库为主攻目标的性状改良;三是采用籼粳交;四是改进育种方法;五是提高新品种的耐氮能力。进行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性新品种选育,面广难度大。首先要有充足的优质、高产、多抗性种质资源。在杂交和选育方式上可以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措施和多基因一次重组或分次重组的方法。改进早籼米质的途径是用中等和较低直链淀粉、垩白粒率低,垩白面积小的优质亲本与早籼主栽品种杂交。二是用籼粳交或用籼粳交的后代(包括中间材料)与早籼主栽品种杂交。抗性选择效果以低世代最佳,要做到选育与抗性鉴定同步进行,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湖南优质稻育种取得的显著成效。但目前面临着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品质问题,主要是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商品价值:二是进一步解决优而不高的问题,要在优质的基础上,以增加千粒重为突破口,逐步解决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三是品种多样化问题,应将早稻米质的改良作为育种的重点,并开展梗、糯稻品种和胚芽米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4.
5.
6.
湘晚籼11号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湘晚籼1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着得讨论了该品种的浸种催芽、施肥、管水等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7.
8.
9.
株两优505是用优质抗稻瘟病早稻新品系505与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配组育成的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丰产稳产性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白背飞虱,米质较优,在华中双季稻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4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围绕改良早籼稻品质、增强其稻瘟病抗性的目标,利用已有的优质稻中间材料进行有性杂交,采取本地选育与病圃筛选同步进行的办法,结合南宁、海南南繁加代,较好地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结合在一起,育成抗稻瘟病优质稻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143。对其特征特性及在南方稻区区试的表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