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不同甘蔗基因型在南宁蔗区的适应性表现,筛选出适合在南宁蔗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10个不同甘蔗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育种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系的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体适应性综合表现最好的为桂糖04-112、桂糖04-153和桂辐98-296,这三个参试材料农艺性状、产量及蔗糖分均超过对照;桂糖04-2278表现为早熟高糖稳产,梢腐病发病率高;其他基因型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明确桂鸡蕉1号采后黄熟期果肉挥发性物质成分特点,为系统研究其果品风味物质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鸡蕉1号为试验材料,在果实收获后第6d(果实完熟阶段),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果肉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其主要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从桂鸡蕉1号果肉中共鉴定出74种挥发性物质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9.325%;酯类是果肉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包含38种成分,总含量为55.705%;其次为羰基类、烯类、醛类、烷类、醇类和酚类,分别包含7、7、5、9、6和2种成分,总含量分别为25.410%、8.255%、5.265%、2.690%、1.080%和0.920%.在挥发性酯类成分中,以丁酸酯类为主(18种),而乙酸酯类极少(仅2种);相对含量超过1.000%以上的挥发性酯类有己酸异戊酯、丁酸异戊酯、(Z)-己酸-4-己烯酯、丁酸-4-己烯酯、异戊酸异戊酯、异丁酸异丁酯、n-戊酸顺-3-己烯酯、己酸异丁酯、丁酸异丁酯和异戊酸顺-3-己烯酯等10种,总含量为48.470%.非酯类挥发性物质(E)-2-己烯醛、4-庚酮、己醛、苯甲醛、月桂醛、榄香素、二异戊醚、乙烯基环己烷、右旋柠檬烯、E-1-甲氧基-4-己烯和1,3-环辛二烯占其挥发性物质种类总峰面积百分比分别为75.330%、74.089%、12.063%、9.233%、2.139%、16.912%、21.745%、61.587%、0.174%、93.191%和4.366%.[结论]桂鸡蕉1号果肉的候选特征性挥发性物质成分主要有乙酸异丁酯、异丁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异丁酸异戊酯、丁酸丁酯、己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顺-3-己烯酯、异戊酸顺-3-己烯酯、(E)-2-己烯醛、4-庚酮、己醛、苯甲醛、月桂醛、榄香素和右旋柠檬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1种生物菌肥对桂蕉9号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及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为生物菌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为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伤根淋菌接种法同时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和施用不同种类的生物菌肥,接种60 d后测量并计算香蕉苗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假茎粗度处理前后的变化值及香蕉球茎被病原菌侵染程度,评价生物菌肥室内对盆栽香蕉植株的促生和防病效果.大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不同生物菌肥田间推荐剂量施用,香蕉开始抽蕾后考察不同生物菌肥对香蕉植株抽蕾率及发病率的影响,评价大田施用生物菌肥对香蕉植株的促生和防病效果.[结果]盆栽条件下,PZ6有机肥、沃泰克有机肥、根妹妹有机肥和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处理后香蕉叶绿素含量(SPAD值)变化值均在7.10以上,香蕉植株假茎粗度变化值在30.68 mm以上,对香蕉植株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大田条件下,供试生物菌肥均对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香蕉植株的促生作用整体呈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肥>菌剂趋势,香蕉的抽蕾率均在11.29%以上,均高于对照(6.34%),尤其以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和PZ6有机肥2种生物有机肥的促生作用较强,抽蕾率分别达25.52%和21.65%,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下同).盆栽试验中,供试生物菌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表现为:NCD-2枯草芽孢杆菌(53.87%)>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48.07%)>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43.12%)>益生元微生物菌肥(33.36%)>复合微生物肥(26.93%)>海朴海藻有机肥(24.31%)>PZ6有机肥(18.81%)>根妹妹有机肥(16.18%)>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15.13%)>CK+(FOC4),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CK+;而施用豆粕有机肥和沃泰克有机肥发病比CK+严重;大田试验中,供试生物菌肥对香蕉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枯萎病的相对防效表现为:NCD-2枯草芽孢杆菌(72.48%)>PZ6有机肥(67.52%)>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菌肥(67.34%)>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65.87%)>根妹妹有机肥(64.89%)>益生元微生物菌肥(64.38%)>海朴海藻有机肥(63.49%)>豆粕有机肥(63.28%)>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61.45%)>复合微生物肥(57.25%)>沃泰克有机肥(33.93%),发病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在种植桂蕉9号中抗品种条件下,NCD-2枯草芽孢杆菌、PZ6有机肥、绿农林复合微生物肥、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根妹妹有机肥、益生元微生物菌肥、海朴海藻有机肥和金满枝头全水溶性菌肥等生物菌肥具有较好的促生及防治枯萎病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