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黄柱坚 《兽医导刊》2020,(4):166-166
四季之中,夏季高温高湿,加上光照直射,蚊虫孽生,是生猪热射病、日射病高发的敏感季。两种病害多数为纯物理诱因而造成的体温调整障碍性疾病,临床统称为中暑,中兽医称之为黑汗风。作为一种常见应激性普遍病,通过早期预防、初期及时给药,完全能起到降低感染、康复治愈的目的。文章如下以生猪中暑的兽医诊断治疗分析为概述出发点,在病因分析的基础上,就生猪中暑的兽医诊断、预防和治疗做要点阐述,为健康养猪提升产出效益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度处理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猪场尾水,采用Mg Fe类水滑石法强化混凝猪场尾水。考察了不同pH值、Mg与Fe摩尔配比[n(Mg∶Fe)]等混凝条件对猪场尾水常规指标以及其中微量重金属[Zn~(2+)、Cu~(2+)、Cr(Ⅵ)]和兽用抗生素(磺胺甲基异恶脞,SMX)等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转换红外(FTIR)等技术对混凝污泥特性进行分析,制备了催化材料,进行了混凝污泥资源化利用初探。结果表明:当猪场尾水初始pH6.5时,TP、浊度和Cr(Ⅵ)去除率分别在95%、80%和35%以上。当初始pH值进一步调节至大于8.0时,MgFe类水滑石对Zn~(2+)和Cu~(2+)去除率可达85%以上,对SMX去除率在75%以上;Mg与Fe摩尔配比对各水质指标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混凝污泥主要形成的矿物相有类水滑石与磷酸铁矿物。通过煅烧混凝污泥制备高级氧化催化剂,发现在相同过硫酸氢钾(PMS)投加量的条件下,700℃限氧热解混凝污泥制得的催化剂比同条件下利用人工合成MgFe类水滑石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养猪处理废水与混凝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过程的生态动力学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性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进、出水数据和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运用STELLA系统动力学软件对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过程进行建模分析。STELLA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STELLA动力学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废水中NO-3-N、NH+4-N、TN的去除率,但对废水中有机氮去除率的模拟性较差;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该模型可以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氮的去除过程进行描述,并可为其处理出水浓度变化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柱坚 《兽医导刊》2020,(6):165-165
腹泻为生猪养殖常见多发病症,一个简单的外观表征背后,往往会有复杂的诱因。对临床出现的腹泻症状,我们必须要认真区分,辩证施治。同时,考虑到此病给生猪尤其仔猪造成的严重危害,本着科学控病的理念,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落实好各项预控措施。文章由此就生猪常见腹泻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分析做概述性介绍,为提升生猪养殖效益,降低腹泻造成的危害做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多种细网格模式在长沙定量降水预报中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S评分、预报准确率、漏报率、空报率及预报偏差5项指标,对2013年6月1日~8月31日欧洲、日本及T639细网格定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欧洲、日本及T639模式不同预报时效对小雨预报TS评分最高,对中雨、大雨及暴雨以上TS评分依次降低,随预报时效延长,TS评分呈下降趋势;小雨预报TS值,24、48、72、96、120、144、168 h,日本模式明显高于欧洲和T639模式,36、60、108、132、156、180~204 h,欧洲明显高于日本和T639;中雨TS评分,欧洲明显高于日本和T639,大雨TS评分,72 h前日本明显高于欧洲和T639,72~168 h欧洲高于日本和T639;暴雨的预报能力差,欧洲、T639的TS为0,日本模式84 h预报TS为0.5。模式对小雨降水预报偏大,对中雨、大雨量级的降水预报偏小。三种模式在各量级预报中对长沙东部地区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及南部。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4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长沙市金城水乡、二一农庄两个站点的自动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大棚内外温、湿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的大棚内的温、湿度差别不大,温、湿度的波动情况几乎是一致的,这就为不同大棚内早稻秧苗生长发育提供了相近的生长背景,为相近的早稻秧苗素质奠定了气象基础,更为长沙地区早稻统一机插秧奠定了基础.通过长沙市综合智能化监控系统平台,实时对大棚温、湿度进行监控,根据大棚早稻育苗不同阶段对温、湿度的要求分别设立上、下限报警阈值,当出现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时,系统会自动报警.种植大户采取各种措施使棚内温、湿度达到育苗期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杜绝了水稻育秧中的蒸芽、烧苗、烂种、烂芽、烂秧等现象,为机插水稻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介绍了从降雪到形成积雪天气过程中的观测记录、数据处理与发报的注意事项,以期为雨雪冰冻天气的观测与发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能够协同吸附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和六价铬[Cr(Ⅵ)]的人工湿地基质种类,以蛭石、沸石、河砂、泥炭、水稻土、高炉渣、硅藻土、火山岩、钾长石和砾石10种基质作为吸附剂,采用批次吸附试验,研究SMZ和Cr (Ⅵ)单吸附和共吸附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pH响应变化。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SMZ和Cr (Ⅵ)在基质上的吸附过程(R2≥0.993),同时伴随体积扩散、大孔扩散和微孔扩散三个阶段(Ci>0),SMZ和Cr(Ⅵ)互相削弱了彼此的体积扩散和大孔扩散(P>0.05),降低Cr(Ⅵ)吸附量从0.51~0.97 mg·g-1至0.48~0.49 mg·g-1,但增加SMZ吸附量从0.35~0.54 mg·g-1至0.45~0.51 mg·g-1,SMZ和Cr (Ⅵ)以水稻土和火山岩动力学聚类变化较大。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SMZ和Cr (Ⅵ)(R2≥0.839)在各基质上的吸附行为,Cr (Ⅵ)对SMZ吸附以促进作用为主,SMZ对Cr (Ⅵ)吸附的影响因基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SMZ和Cr (Ⅵ)互相促进彼此在钾长石、高炉渣、火山岩、砾石的吸附容量,分别提升10%、10%、21%、25%和166%、71%、104%和658%,吸附等温线聚类变化较大。SMZ和Cr(Ⅵ)在各基质上的吸附量随pH递增而递减,酸性pH下泥炭和火山岩对SMZ和Cr(Ⅵ)的吸附量均高于其他基质,pH响应聚类变化较大。研究表明,钾长石、高炉渣、火山岩、砾石和泥炭有利于SMZ和Cr(Ⅵ)的协同吸附,是人工湿地控制SMZ和Cr (Ⅵ)复合污染的潜在基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