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秋凤 《绿色科技》2023,(5):162-165
结合山丹县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发生现状及丹巴腮扁叶蜂的特性,同时借鉴其他县区丹巴腮扁叶蜂的其他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根据常用的防治药剂和药剂使用广谱性、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特点,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等3种不同药剂在山丹县大马营镇中河村开展了防治实验研究,结果得出: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1000+1000倍)2000倍液在幼虫2龄、3龄期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1.6%,均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通过试验找出了防治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的最佳防治药剂、浓度和防治时间,为巩固河西地区云杉林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补光处理对巨峰葡萄春果花色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光质和时长补光处理对设施栽培条件下巨峰葡萄(Vitis.labusca×V.vinifera)春果果皮中花色苷组分的影响,以期为设施栽培鲜食葡萄春果栽培技术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在新梢长至30 cm时开始进行白光、红光和蓝光的夜间补光处理,每天18:00时开始,分别补光6 h和12 h,至果实膨大期结束。果实成熟期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巨峰葡萄春果果皮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光质和时长的补光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春果重量、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白光-12 h处理的效果最好。红光-6h和白光-6 h显著降低果实花色苷总量,蓝光处理的巨峰葡萄果实花色苷总量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仅有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花色苷总量。红光-6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降低巨峰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比例。红光-6 h、蓝光6 h、蓝光-12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果皮中乙酰化花色苷比例。【结论】在新梢长至30 cm到果实膨大阶段使用白光进行夜间补光处理12 h,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色苷总量的效果最佳。蓝光处理有助于提高稳定花色苷比例。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选择不同光质补光来调节设施栽培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不同产期调节下的果实品质,最终实现优质葡萄周年生产供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黄秋凤 《当代畜牧》2013,(14):84-85
随着我国的水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效益也一步步提高。但也出现了养殖者只重视所得利益而忽略水质保护,导致一些水域出现严重污染的情况。在我国许多地区(如广西),尤其值得重视,这给渔业本身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危害,也给渔业水域环境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渔业工作者及其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探讨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木薯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南植199 和华南124 在低温胁迫下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丙二醛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则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5.
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材,进行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试验,探讨木薯施用保水剂的最佳用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增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木薯施用保水剂后可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其最佳施用量为30kg/h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光质补光对巨峰葡萄春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完善广西巨峰葡萄春果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新梢展叶期至果实成熟期,应用白、红、蓝3种光质进行夜间非连续光照6 h(03:00—06:00和18:00—21:00)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研究不同补光处理对巨峰葡萄春果新梢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及果实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在3种不同光质补光条件下,巨峰葡萄春果新梢基部粗度、1~10节总长度、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厚均高于CK;其中蓝光6 h处理的新梢基部粗度和1~10节总长度增量最大,分别较CK显著增加12.80%和27.00%(P<0.05,下同);白光6 h处理的叶长、叶柄长、叶厚和叶片长宽比等指标表现最优,分别较CK提高11.78%、55.90%、12.90%和1.85%;红光6 h处理的叶宽表现最大,较CK显著提高15.06%;相较于CK,在巨峰葡萄春果各生长期夜间补充白光6 h和红光6 h均能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光质补光处理的巨峰葡萄春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及果实单粒重、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而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在巨峰葡萄春果栽培过程中,夜间补充白光6 h和红光6 h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光照的不足。因此,可通过人工补光调节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试验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品种,用湘桂生物有机肥作追肥,共设CK(0 kg/hm2),A(150 kg/hm2),B(300 kg/hm2),C(450 kg/hm2),D(600 kg/hm2)5个处理,观察测定木薯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改善了木薯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促进了木薯的生长,增加了木薯块根的产量,增长幅度分别为A处理1.59%、B处理22.93%、C处理38.01%、D处理15.98%。其中以C处理450 kg/hm2增产效果最佳。由此可见,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用4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夜间补光对巨峰葡萄春果叶片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完善广西巨峰葡萄春果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5年生巨峰葡萄春季新梢展叶期开始,每天夜间进行12 h红、白、蓝3种光质补光处理,测定分析盛花期、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各处理葡萄叶片的SPAD值及可溶性糖、淀粉、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果实收获时测定分析葡萄果实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与对照(CK,不补光)相比,在巨峰葡萄春果各生长期夜间补充红光12 h和白光12 h均能提高其叶片SPAD值、淀粉含量及全氮含量;在果实品质方面,夜间补充红光12 h和白光12 h可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果实的果粒重、纵径和横径,其中红光12 h处理果实的果粒重、纵径和横径最高,分别为6.01 g、22.98 mm和19.82 mm;夜间补充红光12 h、白光12 h和蓝光12 h均可提高巨峰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红光12 h和蓝光12 h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分别为18.20%和18.13%,显著高于CK(P<0.05,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巨峰葡萄果实的果粒重、纵径、横径与叶片SPAD值、全氮、全磷含量呈极显著(P<0.01,下同)或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夜间补充红光12 h和白光12 h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巨峰葡萄春果栽培过程中光照的不足,因此,在巨峰葡萄春果生产中可通过人工补充红光和白光调节树体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果实品质,生产优质鲜食春葡萄.  相似文献   
9.
不同木薯品种生理及块根淀粉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品种南洋红、华南205、GR891、华南124、新选056、辐选01、华南5号、新选048为材料,对木薯不同品种生理生化和淀粉积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选01、GR891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高,块根淀粉积累早、积累快,淀粉含量较高;而华南124、南洋红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低,块根淀粉积累较迟、积累较慢,淀粉含量较低。华南205、新选056、华南5号、新选048介于前四者之间。可见,木薯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木薯品种南洋红、华南205、GR891、华南124、新选056、辐选01、华南5号、新选048为材料,对木薯不同品种生理生化和淀粉积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选01、GR891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高,块根淀粉积累早、积累快,淀粉含量较高;而华南124、南洋红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低,块根淀粉积累较迟、积累较慢,淀粉含量较低。华南205、新选056、华南5号、新选048介于前四者之间。可见,木薯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