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木薯腋芽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品种南植199种茎为材料,以常温25℃为对照,研究在持续10℃与4℃低温胁迫以及卸除低温胁迫后木薯腋芽中丙二醛、可溶性淀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木薯腋芽中丙二醛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尤其对照均较之低温处理的高。在处理后120 h,低温处理与对照一样,其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POD总活性、SOD活性都有所下降。而在卸除低温处理后,低温处理的可溶性淀粉、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POD总活性、SOD活性均升高,尤其是低温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POD总活性、SOD活性均比对照的高,达到极显著差异。表明适宜低温有利于木薯种茎的保存。  相似文献   
2.
以西番莲品种‘台农1号’为实验材料,通过电镜扫描技术比较观测TeMV和PWV侵染与健康西番莲的叶片、幼嫩果实外果皮组织形态结构,分析测定其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西番莲病毒侵染对西番莲叶片和幼嫩果实外果皮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eMV与PWV侵染后,西番莲植株叶片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缩小,发生成团堆积状排列,栅栏组织细胞萎缩,呈不规则长条形;幼嫩果实外表皮组织中石细胞层发生严重断裂,排列松散,海绵层细胞变得松散,且发生较严重的木质化现象;叶片与幼嫩果实外表皮表面纹理粗糙、褶皱,气孔保卫细胞萎缩,气孔周围组织皱缩、粗燥;感病果实外果皮表面上的腺毛凸起无序。病毒侵染后,感病植株第1~3叶的蔗糖含量较第4~6叶的高23.11%;健康叶片则相对平衡,降低了淀粉积累、PG酶、纤维素酶与PPO酶活性,提高了感病植株第1~3叶的α-淀粉酶、GS酶与POD酶活性。西番莲受TeMV与PWV侵染后,植株叶片第1~6叶营养物质分配不平衡,相关物质的合成分解与抗氧化防御酶系统受伤害,叶片与果实组织形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植株正常吸收功能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桃仁中苦杏仁苷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工作时间、超声处理温度6个因素对苦杏仁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HPLC法对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35(g∶mL)、超声处理时间30 min、超声处理温度70℃,同时此条件下苦杏仁苷的得率为2.88%。  相似文献   
4.
四个狗牙根品种耐寒生理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4个狗牙根品种在保定地区秋季自然降温下的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狗牙根各品种叶片和匍匐茎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现象,且品种间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当地的2种狗牙根C3和C19对低温胁迫的适应和抵御能力强于引进的美国品种A2和A3,耐寒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C19>C3>A3>A2.  相似文献   
5.
以杜仲籽为原料、环己烷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进行杜仲籽油提取工艺研究。对影响杜仲籽油提取得率的料液比、溶剂密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探讨,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杜仲籽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g/mL)、溶剂密度为0.754 g/cm3、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籽毛油提取得率为30.10%。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并优化乙烯利调控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和银染体系,利用该技术对乙烯利处理的甘蔗进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探讨乙烯利调控甘蔗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ROC16为材料,在甘蔗生长40 d左右时,叶面喷施200 mg/L乙烯利溶液(对照为清水)0、3、6、12、24、48 h后,分别取甘蔗叶片提取总RNA,建立cDNA-AFLP分析体系和银染体系;利用193对引物组合对乙烯利处理和对照的甘蔗叶片RNA混合池的样品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部分差异转录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序列分析和功能分析等。【结果】经cDNA-AFLP体系反应扩增,乙烯利处理和对照每个样品的扩增条带数均在35~80之间,处理和对照之间条带多态性明显。在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分析中,24个测试样品中有11个无差异,假阳性率高达46%;在乙烯利作用下,甘蔗的CHI、GST、ARP、LHC、核结合蛋白基因以及一批未知基因差异表达,其中CHI、GST、LHC和核结合蛋白基因是与促进植物的抗病抗逆、提高光合作用等密切相关的因子。【结论】cDNA-AFLP技术是研究乙烯利诱导甘蔗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和调控的一种较有效方法,具有可行性。乙烯利可能是通过调控甘蔗体内GST、CHI、ARP和LHC等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促进甘蔗生长、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抗病抗逆性等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都安县春玉米不同品种小区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都安县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促进玉米增产增收,引进4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适合都安县种植的理想品种,为该区域的玉米种植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桂单0810、迪卡008、正大808、正大619亩产干籽分别为610.80 kg、580.26 kg、597.02 kg、549.97 kg,其中桂单081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宿根花卉的栽培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各项管理措施均不是单独地进行,要互相配合,而且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管理的重点也各不相同。据笔者多年的细心观察和实践经验,认为对宿根花卉的管理针对不同的季节,管理措施也要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从插前准备、扦插及插后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红叶石楠的快速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发酵原料配比 积造农家肥,就是通过有益微生物对原料发酵,使其分解、转化成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微生物繁殖需要养料能源,其中对碳素的需要较多,其次是含氮有机物,因此,农家肥发酵要把造肥原料的碳、氮比例调整合适,一般为30∶1,即原料中每1份氮要有30份碳源.由于各种造肥原料的碳、氮含量不同,如人、畜粪含氮较多,作物秸秆含碳较多,因此人、畜粪中加入一定量的秸秆,才有利于发酵.以秸秆的碳氮比为80∶1计,则大致添加比例如下:人粪尿1吨+秸秆0.44吨,猪粪1吨+秸秆0.4吨,羊粪1吨+秸秆0.35吨,马粪1吨+秸秆0.33吨,牛粪1吨+秸秆0.17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