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武夷山市有单季稻田1.07万公顷,占水田面积的55%。大半部分布在热量资源一季有余的中低产田,发展再生稻潜力很大。如果全市发展0.5万公顷,每年就可增产粮食1万吨。1989年全市种植863公顷,平均产量2.35吨/公顷。武夷乡溪洲村示范片3.5公顷,平均产量3.42吨/公顷,最高达5.58吨/公顷。同时,市农业局继续与省稻麦所合作,在溪洲点开展8项专题。试验,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为开发再生稻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就再生稻全套栽培技术研究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
3.
一、组合来源 1974年以海南引进的印度野生稻为母本,经过15年杂交、回交转育于1988年育成育性稳定的印野细胞质型不育系印武A和保持系武夷134(见图)。1988年秋用印武A与恢复系明恢63配组育成武优63,该组合至1992年全市已示范推广万余亩,并于1990年秋通过市科委主持由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领导组成的验收组的鉴定。二、产量表现 (一)区试结果 1990年参加南平地区双晚杂优区试,组合有特优63、武优63、汕优制西、汕优72、汕优78、Ⅱ优2号等共10个,对照汕优桂32。武优63全生育期130.2天,  相似文献   
4.
5.
野败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成以来,杂交水稻在各地被广泛应用,比常规稻普遍增产二成以上。近年来,由于不育系细胞质源单一,加上有的杂交组合使用多年,出现了抗性衰退和产量降低的现象。开发新的不育系种质资源,丰富杂交组合类型,是杂交水稻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资料表明,能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有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野生稻的细胞质特性存在差异。我们选用印度野生稻为母本;与新的保持系材料杂交、回交,选育印野细胞质型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