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居民对园林植物色彩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传统的绿化植物由于品种比较单一,导致绿化景观略显单调,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需求。彩叶植物凭借在生长季节中可以呈现出十分鲜艳的色彩而赢得了人们的欢迎。彩叶植物具有栽培容易、成景快而且观赏期较长的特点,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应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
菰属为禾本科,稻亚科,稻族,水生草本植物,为水稻的近缘属之一。本文对我国菰种质资源的分布进行的综述,并对野生菰在园林中应用的优势、应用的形式等做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野生菰资源的生存现状及演进历程,利用7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华中、华东5大湖区的26个野生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华中、华东野生菰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PB=92.19%、Ao=1.922、Ae=1.454、He=0.274、I=0.422);各野生菰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分别介于0.5569~0.9981和0.0019~0.5854之间,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显著(Gst=0.673)。26个野生菰居群的遗传结构可以分为3组,且各居群间不存在明显的亲缘地理关系。此外,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6个野生菰居群具有共同的祖先,在进化上分属两支。本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我国野生菰资源遗传进化的认识,为野生菰资源开发利用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绿化工程的园林景观有着更高的要求,其在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方面发挥着越发积极的作用。文章积极结合绿化工程园林景观营造经验,对于绿化工程中园林景观营造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可以给园林景观营造提出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雪雯  孙连群 《核农学报》2023,(12):2544-2545
<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尤其是在园林植物及土壤层面,大量的游客流动对植被的生长、土壤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旅游扰动对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深入了解旅游扰动对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影响可以为园林规划、旅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减轻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和恢复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旅游扰动对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影响,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6.
植物景观奠定了乡村风貌的基调,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植物景观的影响。通过选取黔南州都匀饶河村、荔波水甫村、三都姑鲁寨、三都巴卯寨、三都王家寨、平塘掌布村、平塘甲乙寨、平塘吉古村吉古大寨、小米牙寨等8个代表性传统村落为调研对象,对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植物营造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黔南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的特点,并发现在营造意识、环境卫生、景观氛围、植物景观互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增加村寨吸引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植物配置是旅游村寨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都匀市的榔木水寨是一个典型的水族聚居村寨,研究其植物配置的现状对其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榔木水寨的实地调研,综合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艺术学等学科,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分析其植物景观现状与问题,发现其有美化意识强、植物配置美化功能与实用功能并存、乡土气息较为浓厚等特点,而在植物配置、季相变化、植物保护、文化特色等方面存在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