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齐兆生  夏师我 《植物检疫》1991,5(4):246-248
桔瘿螨 Aceria sp.又称柑桔瘤壁虱。四川柑农以其致瘿的害状呼之为“胡椒子”。分布于川、云、贵、桂、湘、鄂、陕等产柑区,对柑桔属 Citrus Linn 的一些种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来,我国棉区治虫的施药工具,从手压工具到畜力和拖拉机牵引机具的应用,以至在重点棉区使用飞机治虫等,不論其供应数量、新品种或新型号等,都有很大的增長。另一方面在羣众性的工具改革中,还有許多发明创造,例如河南新乡棉区羣众在一九五七年曾將單管式噴霧器改裝为“二人抬”噴霧工具,較原来使用單管式噴霧器治蚜,提高工效六到十倍,为快速噴洒內吸剂在大面积棉田內消灭棉蚜为害,提供了有利保証。但随着棉花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4.
今年是执行消灭十大病虫规划的第二年,为实现消灭棉蚜和红蜘蛛的为害,建议华北各省在较有基础的棉区内,将现有的药剂防治棉蚜和红蜘蛛的技术,在大面积示范区内彻底实行,并总结系统的科学资料。几年来,华北棉区的群众,对使用药剂治蚜(蛛)的保产效果,已有普遍认识,不少地区都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治蚜范例,但无可否认,目前广大棉区内,依然存在着因蚜害而卷叶,因红  相似文献   
5.
化学农药必将继续发展进步齐兆生,洪锡午,徐映明,屠予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保所100094)李秉礼,陈万义,钱传范,韩熹莱,王淑洁(北京农业大学100094)(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100020)在我国,化学农药一直受到生态平衡论者的尖锐批评...  相似文献   
6.
选育棉花抗虫品种,充分利用作物本身的自卫反应能力,获得天然防虫、治虫效果,具有防效稳定、有利于生态平衡、应用方便、减少农药投资和农药污染等优点,它将成为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选育和利用棉花抗虫品种的前提,是对大量棉花种质资源进行抗虫性鉴定和筛选,对棉花种质的抗性程度作出评价,以便直接在生产中利用丰产优质的抗虫品种和为培育抗虫品种提供抗源。 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棉花种质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的研究:棉花抗虫形态的观察鉴定、田间人工接  相似文献   
7.
小麦种子直接与丙体666乳剂稀释液接触,影响发芽的药害边际浓度为1.0ppm。麦苗出土后,在土壤中灌注丙体666稀释乳液,使根部进行吸收,施入丙体666的积累量达到20ppm 时,麦苗的叶端出现轻微药害征状。不同加工形式的丙体666乳剂,因溶剂和乳化剂等的不同其内吸毒效亦异。小旁根系积累吸收丙体666,施药后第14天的杀虫毒效约为第7天的3倍。不同密度的盆栽小麦由根系吸收丙体666与每单位重量麦苗的毒效呈现回归直线的相关。五种不同密度,按每盆麦苗的毒效相此,以每盆150粒的毒效最高。因密度的不同,每盆小麦根系吸收丙体666的利用率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除虫菊酯与杀虫脒混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试验结果表明,杀灭菊酯及溴氰菊酯防治棉铃虫药效高,残效长,对人畜较安全,而对红蜘蛛药效很差。杀虫脒防治棉铃虫的药效优于滴滴涕,又能兼治红蜘蛛。两者混合使用有增效效应。减少单位面积用药量节省农药投资,扩大兼治对象,提高防治效果。Plapp1976年报道了杀虫脒与除虫菊素混用对棉铃虫增效达17倍。1977年A11报道了甲基对硫磷与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