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在大田环境中不同助剂和喷头型号对无人机喷洒雾滴分布和漂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色素染色法染色雾滴,使用大疆MG-1S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并收集雾滴卡进行扫描分析。喷洒中使用φ为1%的不同助剂溶液或不同种类喷头,以比较助剂和喷头对雾滴分布的影响。结果 室内喷洒φ为1%助剂溶液时,雨燕油性助剂、禾大助剂提高雾滴粒径的效果较优。IDK 120-01喷头增大雾滴粒径效果最明显。在大田测试中,所有的助剂相比清水对照都降低了漂移。大部分雾滴集中于距离喷洒航线2 m距离内。离地80 cm处的雾滴沉积量比离地50 cm的雾滴沉积量少40%~60%。雨燕油性助剂在目标区域沉积较多。目标区域内使用IDK 120-01喷头的雾滴沉积量最大,但单位面积的雾滴数量较少。结论 使用助剂和大粒径喷头均可以明显降低雾滴漂移,提高目标区域雾滴沉积量。不同助剂抗漂移效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种子包衣对花生的安全性和防治蛴螬的效果,采用砂培法,评价20℃和25℃下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烯啶虫胺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以及对照药剂氟虫腈种子包衣对花生的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和25℃下,除烯啶虫胺外,其它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种子包衣对花生出苗率无影响;与对照相比,吡虫啉等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花生幼苗的促进生长作用均不显著;氟虫腈种子包衣对花生出苗和幼苗生长无影响。两地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种子包衣的防虫效果和保果率差异不显著,其中噻虫胺的防虫效果和保果率均最高,在两地田间防效分别为68.91%、71.60%,保果率达67.42%、72.50%。氟虫腈种子包衣对蛴螬的防虫效果和保果率显著低于吡虫啉和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氟虫腈种子包衣显著提高花生荚果产量。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有效成分剂量均为140g/100kg种子,对花生安全,且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剂型、灌水量等对杀线虫剂防治根结线虫效果的影响,采用土壤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乳油和微囊悬浮剂型及不同灌水量对甲维盐在不同疏松度土壤中的分布特点,并以番茄为材料进行了根结线虫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微囊悬浮剂型甲维盐随水迁移能力较乳油剂型强。药量相同、单株灌水量为1 600 m L时,2种剂型在疏松土壤中分布较为均匀,其次是800m L;200 m L和400 m L时,乳油剂型的分布均匀度明显大于微囊悬浮剂型。单株灌水量800 m L时2种剂型在致密土壤中分布的均匀度显著低于疏松土壤,乳油剂型略高于微囊悬浮剂型。番茄定植后单株甲维盐有效成分为10 mg、灌水量为800 m L和1 600 m L时,乳油剂型防效分别为67.90%和79.62%,微囊悬浮剂型分别为65.00%和77.50%,差异不显著。表明田间使用甲维盐乳油或微囊悬浮剂型防治蔬菜根结线虫时应尽量在移栽后随水冲施,且单株灌水量不低于800 m L。  相似文献   
4.
山东及河南濮阳禾谷孢囊线虫分布调查与rDNA-ITS-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山东省和临近山东的河南濮阳地区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的发生状况及种类组成,于2013年6-8月,对山东省12个地级市124个点及河南省濮阳市19个点麦茬田采集的土样进行检测,分离孢囊,并通过rDNA-ITS-RFLP分析技术研究了山东省和河南省共15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县(市)的孢囊平均检出率为66.13%,河南省濮阳市的孢囊检出率为80.95%,其中山东聊城市和河南濮阳市发病相对较重;rDNAITS-RFLP鉴定结果表明,山东和河南两省的CCN为Heterodera avenae,不同地区CCN同源性高达99.8%以上,8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AvaⅠ、HaeⅢ、HindⅢ、HinfⅠ、RsaⅠ、PstⅠ、TaqⅠ共产生18个酶切片段,其中,AvaⅠ和HindⅢ不能酶切。酶切结果稳定,所有地区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溴虫氟苯双酰胺是一种全新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白蚁以及蚊蝇等害虫。为了明确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氯虫苯甲酰胺为对照药剂,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并测定了亚致死剂量(LC20、LC40)的溴虫氟苯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相当,两者对小菜蛾的LC50分别为0.042和0.056μg/mL。与氯虫苯甲酰胺相似,亚致死剂量的溴虫氟苯双酰胺能够诱导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活性升高,但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