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估上海市规模猪场(母猪存栏量≥350头)猪伪狂犬病(PR)场群流行率,探寻PR传播的风险因素,通过两阶段随机抽样策略,抽取91个规模猪场,采集母猪血清样品1 349份;采用gp I-ELISA方法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抗体检测,同步对采样规模猪场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的风险因素转换成二分类变量,用Epi info~(TM)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05的变量,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ROC曲线,计算模型的预测概率。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上海市规模猪场PR场群流行率为62.76%(95%CI:52.82%~72.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年内引进种猪(OR:4.84,95%CI:1.53~15.3,P=0.007)、引进公猪精液(OR:10.63,95%CI:0.88~130.41,P=0.06)、病死猪收集场所位于场区内(OR:3.65,95%CI:1.15~11.59,P=0.03)和场内有流浪犬猫(OR:5.12,95%CI:1.47~17.81,P=0.01)是导致PR传播的主要危害性因素;引种/引进精液时检测PRV g E抗体(OR:0.31,95%CI:0.09~1.12,P=0.07)为主要保护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75.3%~93.5%)。本研究掌握了上海市规模猪场PR的流行和分布情况,建立了规模猪场PR场间传播的多因素Logistic风险模型,为上海市规模猪场的PR防控和净化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动物监测是疫病防控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规模猪场应定期对猪群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全面收集疫病流行动态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猪群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叶片衰老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9~199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小麦成熟期间旗叶及下二叶等三片功能叶衰老的延缓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表明:1.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功能叶片的衰老,表现在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降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高,丙二醛积累减少;2.烯效唑对离休旗叶片有保绿作用;于小麦齐穗期喷施20~40×10-6,烯效唑药液750kg/hm2,可提高小麦千粒重3~4g,增产12%~16%。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Facet(3,7—二氯—8—喹咛羧酸)是一种新型除稗剂,稻田试验结果表明 Facet 除稗效果达95%、除草效果为70%;对水稻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增产效果显著.Facet 明显降低稗草叶片光合强度,提高呼吸强度,降低稗草干物重;Facet 稍降低水稻叶片光合强度,对水稻叶片呼吸强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脱落酸对低温胁迫后香蕉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出低温胁迫后适宜香蕉幼苗恢复生长的最佳脱落酸(ABA)浓度,试验以5~8叶龄香蕉幼苗为材料,经低温胁迫后喷施0、15、20、25 mg/L4个处理浓度的ABA,研究ABA对寒害后香蕉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喷施ABA的处理(对照),ABA能够在寒害后提高香蕉幼苗的POD活性、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叶片组织结构SR值,保持植株绿叶数,降低植株叶片受害率和死亡率,提高植株的恢复率.综合分析,恢复效果最好的是20 mg/L ABA处理.  相似文献   
6.
水稻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水稻高产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和推广价值的水稻新型栽培技术,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据报道,国外通过应用强化栽培技术都可大幅增产,亩产可达800~1000kg。我国自引入SRI以来,已有10余个省的科研、推广部门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为探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南汇地区的可行性及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通过灰飞虱带毒传播的病毒病,其发病具有周期性、暴发性和突发性。近年来,该病正处在一个流行暴发阶段,发病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成为威胁水稻产量的最大病害。  相似文献   
8.
MET对大豆株型的调节作用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不同稻秸添加比例对紫花苜蓿和麦麸混合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稻秸添加比例对紫花苜蓿和麦麸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紫花苜蓿、麦麸及5个不同比例(0、5%、10%、15%和20%)的稻秸分别进行混合裹包青贮,3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1)稻秸添加组与不添加的对照组pH、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酸性洗涤纤维(ADF)和NH_3-N/TN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稻秸添加量的增加,pH值、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有氧稳定性递增,粗蛋白(CP)、WSC、相对饲料值(RFV)和V-Score值降低。2)根据V-Score评分可知,0和5%的稻秸添加组发酵品质为优,10%和15%稻秸添加组的发酵品质为良,20%稻秸添加组发酵品质中等。3)青贮30 d开包后,0和5%的稻秸添加组的有氧稳定性分别为64和72 h,10%、15%和20%稻秸添加组的有氧稳定性均大于168 h;有氧暴露4 d后,0、5%、10%和20%稻秸添加组pH值迅速变化,15%稻秸添加组变化相对较小。综上所述,优质混合青贮的推荐稻秸添加比例应小于5%。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增产的任务越来越重,且水稻、小麦、玉米的增产潜力受技术成熟程度及自然条件影响而难以挖潜,为此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升马铃薯主粮化地位。因此研究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在分析云南省文山州冬马铃薯生产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冬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为文山州大力发展冬马铃薯产业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该州冬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