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生物产量高、营养成份丰富的饲料桑品种粤桑11号,在镉重度超标耕地桑叶中镉的含量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镉重度超标耕地桑叶发酵料中镉的含量也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在饲料桑基地用桑叶发酵料配合饲料饲养生猪其肉质指标测定结果符合食品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镉超标耕地上可种植桑品种粤桑11号进行饲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通干丝绵机台时产量低 ,锡林针滚两端被丝绵“抱轴” ,绵坯中未开松绵球较多等缺点 ,用提高锡林针滚和进料齿轮轴转速及设置手刹装置、机腔内设置导轨和毛刷等方法 ,进行了改进设计。这种新型干丝绵机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丝绵机锡林针滚线速度 2 3 4m/s,进料齿轮轴线速度 0 0 16 8m/s,单台生产率 7~ 7 5kg/h ,是国内同类机型台时产量的 2 2 6~ 2 34倍 ;锡林针滚在半圆形空间轨道中抓取精干绵 ,锡林针滚两端光轴微量缠绵 ;合理的芯皮等混合流导向腔体 ,使吸附在绵坯中未开松绵球≤ 10个 /m2 ;设有手刹装置 ,使大线速度的锡林针滚在2~ 3s内止动 ,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研究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原菌生长温度。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形成白色絮状圆形菌落,并能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7.5℃,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杀菌剂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的3个浓度梯度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根据最低剂量使用农药原则,并考虑到田间环境影响防治效果等因素,筛选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33g/L、25%咪鲜胺和10%丙硫唑悬浮剂2.0g/L作为防治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参考药剂。  相似文献   
4.
蚕桑产业是一个传统特色产业,具有比较效益高、生态功能强、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根据该产业在湖南省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其发展特点、潜力与优势;紧跟现代蚕桑产业省力、高效、多元、生态发展方向与全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需求,确定了蚕桑产业"十三五"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最后从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现代蚕桑示范园区、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挖掘丝绸文化内涵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湖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针对湖南省传统蚕桑产业劳动密集性强,产品结构单一,比较效益不高的特点,根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精细农业发展规划方案,围绕打造多元、生态、高效的精细蚕桑产品生产供应产业链条,指出了湖南省蚕桑发展思路与目标,明确了多系列蚕桑产品结构及其市场定位,提出了蚕桑产业的优化布局及其产业链建设的重点环节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镉铅超标农田养蚕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耕地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研究有效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方式和替代产业调整模式,已成为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该项实验在岳阳市某工矿区选择典型的镉铅超标农田栽桑养蚕,桑树生长发育良好。结果表明,通过镉铅超标农田养蚕的经济性状及效益比较,在工矿区镉铅超标农田以栽植农桑14号品种较好,密度为每667m2栽植1 000~2 000株;并证实了镉铅污染农田栽桑养蚕的可行性,为镉铅等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经济、高效生态利用和污染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针对市场上的桑叶甩干机台时产量低 ,造价偏高等缺陷 ,采用增加装叶量 ,提高叶篓转速 ,设置手刹装置和甩块式快慢速转化器等改进设计 ,制造出新型桑叶甩干机。桑叶甩干机集水桶直径 16 0 0mm ,桶内 3个叶篓框直径 5 0 0mm ,一次装满流水状桑叶 12 0kg ,以 5 5 0r/min速度转动 ,在 3~ 4min内 ,桑叶甩干程度为 88 89% ;叶篓框主轴与动力输入三角带轮 ,采用甩块活式连接 ,转速由慢变快 ,既有保护电机的作用 ,又比同类快慢速转换器降低造价 2 0 %以上 ;全机用 3个大弹簧对应 3足机架装配 ,甩干作业时 ,震动小 ;手刹装置 ,在 3~ 5s内 ,把惯性旋转中的叶篓框止动 ,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桑叶保健食品生产对优质桑叶原料的需求,以15个桑品种在5月份、10月份采摘的桑叶为材料,测定桑叶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15个桑品种桑叶中游离氨基酸的综合品质。15个桑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均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以5月份采摘桑叶中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且不同桑品种间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多存在显著差异(P0.05)。5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以早生桑1号桑叶干物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质量比1.950 mg/g)最高,以澧24×苗33桑叶中的游离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含量(质量比18.837 mg/g)最高;10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以早生桑1号桑叶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质量比1.520 mg/g)最高,以伦教40号桑叶中的游离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含量(质量比12.011 mg/g)最高。对2个季节采摘供试桑品种桑叶中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10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而5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定可以反映10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中17种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86.140%信息的4个主成分,用以综合评价15个桑品种桑叶中游离氨基酸品质较优的是伦教40号和农桑14号,这2个品种可以作为桑叶药食产品生产的专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探明了影响机制丝绵开绵品质的主要因素有钢针长度、茧盖和蛹衬的存在等,设计了压绵软辊及截绵针排,用以减少绵坯中未被拉开绵团的数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组压绵软辊,直径80mm,转速450r/min,可使钢针针头保持裸露3~4mm,有利于穿刺绵层和提高单张绵质量,与针排配合,可使绵坯中未被拉开绵团由10个/m2减少至1~2个/m2,显著改善了开绵品质。  相似文献   
10.
桑树品种间重金属镉的分布与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究桑树品种间重金属镉的分布与富集规律,选择‘农桑14号’、‘强桑1号’、‘粤桑11号’3个桑品种,并设置15000株/hm~2、30000株/hm~2、45000株/hm~2的栽植密度在镉超标农田上开展试验。根据样品检测与统计分析的结果得出:从土壤中吸收的镉50%左右分布在桑树根部,其次为分枝、主茎和叶,桑树品种与栽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各取样部位(除桑叶外)的镉总量均有显著影响。在镉含量为2.93 mg/kg的农田中,15000株/hm~2栽植模式下的‘粤桑11号’品种富集镉能力最强。桑树对镉的富集系数为0.107,桑树对镉的转移系数为0.243,两者均不受桑树品种与栽植密度及其互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