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生物技术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主设计性实验为主导,在开放实验室的模式下,研究和实践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将课内与课外实验结合、教师科研与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相结合开发新实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铅(Ⅱ)对固定在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敏感膜中的红霉素A有可逆荧光增强作用,据此研制了测定铅(Ⅱ)的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膜的组成为:50.0 mg PVC、100.0 mg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2.94 mg红霉素A。该传感器在pH 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测定铅(Ⅱ)的动力学范围为4.00~6.00 mmol·L~(-1),检出限为0.10μmol·L~(-1),响应时间小于50 s。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逆性和选择性,除Cr_2O_7~(2-)和MnO_4~-外,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不干扰测定。该传感器应用于黑茶水样中铅(Ⅱ)含量的测定,结果与GB 5009.12—2010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南地区采集18个不同品种茯砖茶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得到18株优势菌,观察其平板形态特征与生长特征,以及在电镜下有性与无性生殖结构等特点,初步确定其中15株优势菌为散囊菌属:8株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3株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2株肋状散囊菌(Eurotium costiforme)、1株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1株蜡叶散囊菌(Eurotium herbariorum);还有3株非散囊菌属优势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结果表明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膜分离技术得到分子质量分别为≤3.5 kDa、3.5~25 kDa、25~50 kDa、50~100 kDa和≥100 kDa的5种茯砖茶褐素,比较了其光谱和理化性质,鉴定出可能存在的39种成分,研究了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显示,茯砖茶褐素具有优越的降糖功效,活性强弱与总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多糖、蛋白质等含量有关。5种茶褐素属酚类物质,均含有羟基、烷基、羧基及苯环,且在230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多糖含量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含量反之,活性显示25~50 kDa透出部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相当于阿卡波糖的1.9倍。推测茯砖茶褐素属苯多酚类,内含多糖、蛋白质等物质,共同构成半椅状或椅状构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