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横峰县主要示范推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稻田耕沤灭螟技术;抗病、抗虫品种推广使用技术;生物农药防控病虫技术;灯光诱控害虫技术;性诱剂诱控技术;“三高三低”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采取的示范推广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领导、技术培训和宣传、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和确保项目实施经费的到位。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区水稻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比非示范目区为害损失率降低2.5%~5.3%,平均降低3.9%,,示范区比非示范区每季每667m2防治次数减少1.5~2.5次,平均减少2次,节约防治成本15.32元,增收稻谷22.9kg,增收节支82.32元。2009-2013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4万hm2,增收稻谷1374万kg,增收节支4939.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光强对水稻叶色白化突变体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水稻叶色突变体——高光A和9522中脉白苗期对光强的响应,在光照培养箱中采用遮光法,观测了6种光强下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出叶速度、苗高和叶绿体色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生长期内,各种光强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龄和苗高均小于野生型,且高光A比9522中脉白对光强更敏感.高光强下的高光A叶片白化表现最明显,而9522中脉白的叶片白化最明显表现在低光强.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绿体色素含量与野生型差异最小时的光强均为90001x,但高光A和9522中脉白的差异最大时的光强分别为21000lx和18000lx,这为今后深入研究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宿根稻刘野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化学药剂浸种对打破其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300 mg/L细胞分裂素、300 mg/L赤霉素和2 mg/L亚甲基蓝均能打破刘野1号种子休眠和促进萌发,以细胞分裂素的效应最好,其次是赤霉素和亚甲基蓝。同时,经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亚甲基蓝溶液浸种处理后,缩短了其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日平均发芽率和峰值。而经14.2 mg/L Na2HPO4和225 mg/L二硝基酚溶液浸种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均不如清水处理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把握陆相烃源岩评价参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查阅大量有关陆相烃源岩评价指标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陆相烃源岩评价参数的分析,综述了陆相烃源岩评价的3个主要参数,即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认为,各种参数都有其适用范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需要多种指标相互配合综合评价才能得出客观的评价参数;简要讨论了烃源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所获叶色突变体的特征特性,对上海交通大学通过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获得的粳稻9522中脉白化突变体及野生型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观察,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指导。结果表明,突变体叶色表现为中脉白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的生育时期、主茎总叶片数及叶龄动态均无明显差异。突变体形态农艺性状表现较明显的负效应的是倒4叶夹角>倒2叶夹角>有效穗数>株高,正效应的是绿叶总面积>主茎绿叶数>倒4叶面积>剑叶面积。突变体产量性状表现较明显的负效应的是空粒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穗颈粗>总粒数>结实率,正效应的是一次枝梗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